白毫子的讀音 白毫子的意思
白毫子 白毫子,即阮福綿審(Nguy?n Phúc Miên Th?m 1819——1870)字仲淵,號椒園。越南人,阮朝明命皇帝阮福晈第十子,封從國公(后封松善王)。九歲開始寫詩。曾隨紹治皇巡視北方,著有《北行詩集》、《倉山詩鈔》。是在中國作品流傳最廣,聲譽最高的越南漢學詩人。他的作品集常被越南使臣當成外交禮物贈予給中國士人。
- 白
- 毫
- 子
“白毫子”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ái háo zǐ]
- 漢字注音:
- ㄅㄞˊ ㄏㄠˊ ㄗ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白毫子”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傳說中的漢隱士。
網絡解釋
白毫子
白毫子,即阮福綿審(Nguy?n Phúc Miên Th?m 1819——1870)字仲淵,號椒園。越南人,阮朝明命皇帝阮福晈第十子,封從國公(后封松善王)。九歲開始寫詩。曾隨紹治皇巡視北方,著有《北行詩集》、《倉山詩鈔》。是在中國作品流傳最廣,聲譽最高的越南漢學詩人。他的作品集常被越南使臣當成外交禮物贈予給中國士人。
“白毫子”的單字解釋
【白】:1.像霜或雪的顏色(跟“黑”相對)。2.光亮;明亮:東方發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沒有加上什么東西的;空白:白卷。白飯。白開水。一窮二白。5.沒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費力氣。6.無代價;無報償:白吃。白給。白看戲。7.象征反動:白軍。白區。8.指喪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輕視或不滿: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錯誤:寫白字。把字念白了。12.說明;告訴;陳述:表白。辯白。告白。13.戲曲或歌劇中在唱詞之外用說話腔調說的語句:道白。獨白。對白。14.指地方話:蘇白。15.白話:文白雜糅。半文半白。
【毫】:1.細長而尖的毛:狼毫筆。羊毫筆。2.指毛筆:揮毫。3.秤或戥子上用手提的繩:頭毫。二毫。4.一點兒(只用于否定式):毫不足怪。毫無頭緒。5.(某些計量單位的)千分之一:毫米。毫升。毫克。6.計量單位名稱。a)長度,10絲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b)質量或重量,10絲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7.貨幣單位,即角。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白毫子”的相關詞語
* 白毫子的讀音是:bái háo zǐ,白毫子的意思:白毫子 白毫子,即阮福綿審(Nguy?n Phúc Miên Th?m 1819——1870)字仲淵,號椒園。越南人,阮朝明命皇帝阮福晈第十子,封從國公(后封松善王)。九歲開始寫詩。曾隨紹治皇巡視北方,著有《北行詩集》、《倉山詩鈔》。是在中國作品流傳最廣,聲譽最高的越南漢學詩人。他的作品集常被越南使臣當成外交禮物贈予給中國士人。
基本解釋
傳說中的漢隱士。白毫子
白毫子,即阮福綿審(Nguy?n Phúc Miên Th?m 1819——1870)字仲淵,號椒園。越南人,阮朝明命皇帝阮福晈第十子,封從國公(后封松善王)。九歲開始寫詩。曾隨紹治皇巡視北方,著有《北行詩集》、《倉山詩鈔》。是在中國作品流傳最廣,聲譽最高的越南漢學詩人。他的作品集常被越南使臣當成外交禮物贈予給中國士人。【白】:1.像霜或雪的顏色(跟“黑”相對)。2.光亮;明亮:東方發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沒有加上什么東西的;空白:白卷。白飯。白開水。一窮二白。5.沒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費力氣。6.無代價;無報償:白吃。白給。白看戲。7.象征反動:白軍。白區。8.指喪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輕視或不滿: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錯誤:寫白字。把字念白了。12.說明;告訴;陳述:表白。辯白。告白。13.戲曲或歌劇中在唱詞之外用說話腔調說的語句:道白。獨白。對白。14.指地方話:蘇白。15.白話:文白雜糅。半文半白。
【毫】:1.細長而尖的毛:狼毫筆。羊毫筆。2.指毛筆:揮毫。3.秤或戥子上用手提的繩:頭毫。二毫。4.一點兒(只用于否定式):毫不足怪。毫無頭緒。5.(某些計量單位的)千分之一:毫米。毫升。毫克。6.計量單位名稱。a)長度,10絲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b)質量或重量,10絲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7.貨幣單位,即角。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