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政施仁的讀音 發政施仁的意思
【解釋】發布政令,實施仁政。比喻統治者施行開明政治。【出處】宋·蘇軾《論賞罰及修河事》:“方是時,二圣在位,發政施仁,惟恐不及。”
- 發
- 政
- 施
- 仁
“發政施仁”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ā zhèng shī rén]
- 漢字注音:
- ㄈㄚ ㄓㄥˋ ㄕ ㄖㄣˊ
- 簡繁字形:
- 發政施仁
- 是否常用:
- 否
“發政施仁”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發政施仁 fā zhèng shī rén ㄈㄚ ㄓㄥˋ ㄕ ㄖㄣˊ 發布政令,實施仁政。指統治者施行開明政治。
《孤本元明雜劇.南牢記.第四折》:「發政施仁四海揚,太平世尊榮坐享。」
網絡解釋
【解釋】發布政令,實施仁政。比喻統治者施行開明政治。
【出處】宋·蘇軾《論賞罰及修河事》:“方是時,二圣在位,發政施仁,惟恐不及。”
“發政施仁”的單字解釋
【發】:1.放射:“彈無虛發”、“百發百中”。2.生長、產生:“發芽”。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秋來發故枝。”3.開始、啟動:“發動”、“先發制人”、“一觸即發”。4.興起:“發跡”。《孟子?告子下》:“舜發於畎畝之中。”5.起程:“出發”。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詞》:“留戀處,蘭舟催發。”《聊齋志異?卷一?青鳳》:“一家皆移什物赴新居,而妾留守,明日即發。”6.啟發:“振聾發聵”。《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7.現露。《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戰國策?魏策四》:“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8.送出、付出:“發放”、“發錢”、“散發傳單”。9.量詞:(1)計算槍、炮、子彈等數量的單位:“手槍裡還剩下四發子彈。”(2)計算槍、炮、子彈等發射數量的單位:“射炮十二發”
【政】:1.政治:政綱。政工人員。2.政府:黨政軍民。3.國家某一部門主管的業務:財政。郵政。4.指家庭或團體的事務:家政。校政。
【施】:1.施行2.;施展:實施。措施。施工。無計可施。3.給予:施禮。施壓力。4.施舍:施診。施與。5.在物體上加某種東西:施粉(搽粉)。施化肥。6.姓。
【仁】:1.仁愛:仁心。仁政。仁至義盡。2.敬辭,用于對對方的尊稱:仁兄。仁弟。仁伯。3.姓。4.果核或果殼最里頭較柔軟的部分,大多可以吃:杏仁兒。核桃仁兒。花生仁兒。蝦仁兒。
“發政施仁”的相關詞語
* 發政施仁的讀音是:fā zhèng shī rén,發政施仁的意思:【解釋】發布政令,實施仁政。比喻統治者施行開明政治。【出處】宋·蘇軾《論賞罰及修河事》:“方是時,二圣在位,發政施仁,惟恐不及。”
辭典解釋
發政施仁 fā zhèng shī rén ㄈㄚ ㄓㄥˋ ㄕ ㄖㄣˊ發布政令,實施仁政。指統治者施行開明政治。
《孤本元明雜劇.南牢記.第四折》:「發政施仁四海揚,太平世尊榮坐享。」
【解釋】發布政令,實施仁政。比喻統治者施行開明政治。
【出處】宋·蘇軾《論賞罰及修河事》:“方是時,二圣在位,發政施仁,惟恐不及。”
【發】:1.放射:“彈無虛發”、“百發百中”。2.生長、產生:“發芽”。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秋來發故枝。”3.開始、啟動:“發動”、“先發制人”、“一觸即發”。4.興起:“發跡”。《孟子?告子下》:“舜發於畎畝之中。”5.起程:“出發”。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詞》:“留戀處,蘭舟催發。”《聊齋志異?卷一?青鳳》:“一家皆移什物赴新居,而妾留守,明日即發。”6.啟發:“振聾發聵”。《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7.現露。《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戰國策?魏策四》:“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8.送出、付出:“發放”、“發錢”、“散發傳單”。9.量詞:(1)計算槍、炮、子彈等數量的單位:“手槍裡還剩下四發子彈。”(2)計算槍、炮、子彈等發射數量的單位:“射炮十二發”
【政】:1.政治:政綱。政工人員。2.政府:黨政軍民。3.國家某一部門主管的業務:財政。郵政。4.指家庭或團體的事務:家政。校政。
【施】:1.施行2.;施展:實施。措施。施工。無計可施。3.給予:施禮。施壓力。4.施舍:施診。施與。5.在物體上加某種東西:施粉(搽粉)。施化肥。6.姓。
【仁】:1.仁愛:仁心。仁政。仁至義盡。2.敬辭,用于對對方的尊稱:仁兄。仁弟。仁伯。3.姓。4.果核或果殼最里頭較柔軟的部分,大多可以吃:杏仁兒。核桃仁兒。花生仁兒。蝦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