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心的讀音 發心的意思
發心 發心,讀音為fā xīn,是一個佛教詞匯。指的是直心,深心,大悲心。修行人忘失菩提心,輕則懈怠廢弛,重則道心全退,大乘學人不能片刻離開菩提心。
- 發
- 心
“發心”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ā xīn]
- 漢字注音:
- ㄈㄚ ㄒㄧㄣ
- 簡繁字形:
- 發心
- 是否常用:
- 否
“發心”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動念。 2.特指萌動善心。 3.發自內心。 4.開心。 5.猶決意。 6.佛教語。謂發愿求無上菩提之心。亦泛指許下向善的心愿。 辭典解釋
發心 fā xīn ㄈㄚ ㄒㄧㄣ 立下心愿。如:「遭受落榜的打擊后,他終于發心用功讀書。」也作「發愿」。
網絡解釋
發心
發心,讀音為fā xīn,是一個佛教詞匯。指的是直心,深心,大悲心。修行人忘失菩提心,輕則懈怠廢弛,重則道心全退,大乘學人不能片刻離開菩提心。
“發心”的單字解釋
【發】:1.放射:“彈無虛發”、“百發百中”。2.生長、產生:“發芽”。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秋來發故枝。”3.開始、啟動:“發動”、“先發制人”、“一觸即發”。4.興起:“發跡”。《孟子?告子下》:“舜發於畎畝之中。”5.起程:“出發”。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詞》:“留戀處,蘭舟催發。”《聊齋志異?卷一?青鳳》:“一家皆移什物赴新居,而妾留守,明日即發。”6.啟發:“振聾發聵”。《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7.現露。《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戰國策?魏策四》:“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8.送出、付出:“發放”、“發錢”、“散發傳單”。9.量詞:(1)計算槍、炮、子彈等數量的單位:“手槍裡還剩下四發子彈。”(2)計算槍、炮、子彈等發射數量的單位:“射炮十二發”
【心】:1.人和高等動物身體內推動血液循環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圓錐形,大小約跟本人的拳頭相等,內部有四個空腔,上部兩個是心房,下部兩個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張和收縮推動血液循環全身。也叫心臟。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談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圓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發心”的相關詞語
* 發心的讀音是:fā xīn,發心的意思:發心 發心,讀音為fā xīn,是一個佛教詞匯。指的是直心,深心,大悲心。修行人忘失菩提心,輕則懈怠廢弛,重則道心全退,大乘學人不能片刻離開菩提心。
基本解釋
1.動念。 2.特指萌動善心。 3.發自內心。 4.開心。 5.猶決意。 6.佛教語。謂發愿求無上菩提之心。亦泛指許下向善的心愿。辭典解釋
發心 fā xīn ㄈㄚ ㄒㄧㄣ立下心愿。如:「遭受落榜的打擊后,他終于發心用功讀書。」也作「發愿」。
發心
發心,讀音為fā xīn,是一個佛教詞匯。指的是直心,深心,大悲心。修行人忘失菩提心,輕則懈怠廢弛,重則道心全退,大乘學人不能片刻離開菩提心。【發】:1.放射:“彈無虛發”、“百發百中”。2.生長、產生:“發芽”。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秋來發故枝。”3.開始、啟動:“發動”、“先發制人”、“一觸即發”。4.興起:“發跡”。《孟子?告子下》:“舜發於畎畝之中。”5.起程:“出發”。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詞》:“留戀處,蘭舟催發。”《聊齋志異?卷一?青鳳》:“一家皆移什物赴新居,而妾留守,明日即發。”6.啟發:“振聾發聵”。《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7.現露。《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戰國策?魏策四》:“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8.送出、付出:“發放”、“發錢”、“散發傳單”。9.量詞:(1)計算槍、炮、子彈等數量的單位:“手槍裡還剩下四發子彈。”(2)計算槍、炮、子彈等發射數量的單位:“射炮十二發”
【心】:1.人和高等動物身體內推動血液循環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圓錐形,大小約跟本人的拳頭相等,內部有四個空腔,上部兩個是心房,下部兩個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張和收縮推動血液循環全身。也叫心臟。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談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圓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