瘯瘰的讀音 瘯瘰的意思
瘯瘰 cù luǒ 瘯瘰 即瘯蠡。《左傳·桓公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 唐 陸德明 釋文:“蠡,力果反。《說文》作瘰,云:‘瘯瘰,皮肥也。’”參見“ 瘯蠡 ”。
- 瘯
- 瘰
“瘯瘰”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ù luǒ]
- 漢字注音:
- ㄘㄨˋ ㄌㄨㄛ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瘯瘰”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即瘯蠡。
網絡解釋
瘯瘰
cù luǒ ㄘㄨˋ ㄌㄨㄛˇ 瘯瘰
即瘯蠡。《左傳·桓公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 唐 陸德明 釋文:“蠡,力果反。《說文》作瘰,云:‘瘯瘰,皮肥也。’”參見“ 瘯蠡 ”。
“瘯瘰”的單字解釋
【瘯】:〔瘯蠡〕牲畜的皮腫病。
【瘰】:〔瘰疬〕俗稱鼠瘡。中醫病證名。指頸淋巴結結核。由結核桿菌侵入頸淋巴結而引起。一般在頸部、鎖骨上淋巴結出現單個或成串腫大,嚴重時化膿向外穿破,形成瘺管。
“瘯瘰”的相關詞語
* 瘯瘰的讀音是:cù luǒ,瘯瘰的意思:瘯瘰 cù luǒ 瘯瘰 即瘯蠡。《左傳·桓公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 唐 陸德明 釋文:“蠡,力果反。《說文》作瘰,云:‘瘯瘰,皮肥也。’”參見“ 瘯蠡 ”。
基本解釋
1.即瘯蠡。瘯瘰
cù luǒ ㄘㄨˋ ㄌㄨㄛˇ 瘯瘰即瘯蠡。《左傳·桓公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 唐 陸德明 釋文:“蠡,力果反。《說文》作瘰,云:‘瘯瘰,皮肥也。’”參見“ 瘯蠡 ”。
【瘯】:〔瘯蠡〕牲畜的皮腫病。
【瘰】:〔瘰疬〕俗稱鼠瘡。中醫病證名。指頸淋巴結結核。由結核桿菌侵入頸淋巴結而引起。一般在頸部、鎖骨上淋巴結出現單個或成串腫大,嚴重時化膿向外穿破,形成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