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痁怎么讀 痁的意思

    “痁”字共有2個讀音: [shān]   [diàn]  
    痁
    漢字
    讀音 [shān]
    [diàn]
    注音 ㄕㄢ|ㄉㄧㄢˋ
    部首 [疒]  病字旁
    筆畫 總筆畫:10 部外:5
    異體字
    字形結構 左上包圍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75C1
    其它編碼 五筆:uhkd 倉頡:kyr 鄭碼:tij 四角:00161
    筆順編碼 4134121251
    筆順筆畫 丶一ノ丶一丨一丨フ一
    筆順名稱 點 橫 撇 點 提 豎 橫 豎 橫折 橫

    痁字的意思

    [shān]

    1.瘧病:“齊侯疥,遂痁。”

    2.病。

    [diàn]

    古同“”,臨近:“不以人之親痁患。”

    痁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shān ㄕㄢˉ

    瘧病:“齊侯疥,遂痁。”病。

    其它字義


    diàn ㄉㄧㄢˋ

     ◎ 古同“”,臨近:“不以人之親痁患。”

    英語 chronic malaria

    法語 fièvre paludéenne

    痁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shān

    〈名〉

    (1) 瘧疾的一種,多日一發 [vivax malaria]。如:痁泄(瘧疾而又泄痢);痁病(瘧疾);痁疾(瘧疾);痁鬼(指生疫病而死者)

    (2) 病 [disease]。如:痁語(像病狂時說胡話)

    痁字的辭典解釋

    痁ㄉㄧㄢˋdiàn名

    瘧疾。《說文解字·疒部》:「痁,有熱瘧。」清·段玉裁·注:「痁,有熱無寒之瘧也。」《資治通鑒·卷二一一·唐紀二十七·玄宗開元四年》:「(姚崇)?以病痁謁告,上遣使問飲食起居狀,日數十輩。」

    患瘧疾。《左傳·昭公二十年》:「公遽見之,執其手曰:『余知而無罪也,人復而所。』齊侯疥,遂痁。」

    瀕臨危險。《禮記·曾子問》:「且君子行禮,不以人之親痁患。」漢·王符《潛夫論·思賢》:「三代以下,皆以支羅服烝穬麥合藥,病日痁而遂死也。」通「阽」。

    康熙字典解釋

    痁【午集中】【疒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失廉切《集韻》《韻會》《正韻》詩廉切,??音苫。《說文》有熱瘧。《玉篇》瘧疾也。《左傳·昭二十年》齊侯疥遂痁。《顏延年·陶徵士誄》年在中身,疢維痁疾。《蘇軾詩》人閒寒熱無窮事,自笑疏疎頑不受痁。《方書》有單瘧,有一日二日至十日瘧,二日一發瘧曰痎,多日之瘧曰痁。

    又《廣韻》《集韻》??都念切,音店。

    又《韻會》舒贍切,音閃。義??同。《唐書·姚元崇傳》崇病痁移告。《注》式贍切。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痁【卷七】【疒部】

    有熱瘧。從疒占聲。《春秋傳》曰:“齊侯疥,遂痁。”失廉切

    說文解字注

    (痁)有??瘧。有??無寒之瘧也。從??。占聲。失廉切。七部。春秋傳曰。齊矦疥。遂痁。左傳昭二十年文。按梁元帝及袁狎、顔之推欲改疥爲痎。所謂無事而自擾也。陸氏德明旣辨之矣。

    痁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痁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