疰夏的讀音 疰夏的意思
疰夏 科普中國疰夏,中醫病證名,又名夏季熱、注夏。指因暑濕之氣外侵,困阻脾胃,或暑熱耗傷正氣,脾失健運所致。以夏季倦怠嗜臥、低熱、納差為主要表現的時行熱性病。 疰夏又被叫做苦夏,夏季的常見病,一般夏季過后,病情可自行改善,部分患者可呈現出逢暑必發的周期性特點。疰夏亦為中暑的先兆,若進一步發展可致中暑。
- 疰
- 夏
“疰夏”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ù xià]
- 漢字注音:
- ㄓㄨˋ ㄒㄧㄚ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疰夏”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中醫學名詞。通常指夏季身倦、體熱、食少等癥狀。
網絡解釋
疰夏 科普中國
疰夏,中醫病證名,又名夏季熱、注夏。指因暑濕之氣外侵,困阻脾胃,或暑熱耗傷正氣,脾失健運所致。以夏季倦怠嗜臥、低熱、納差為主要表現的時行熱性病。
疰夏又被叫做苦夏,夏季的常見病,一般夏季過后,病情可自行改善,部分患者可呈現出逢暑必發的周期性特點。疰夏亦為中暑的先兆,若進一步發展可致中暑。
“疰夏”的單字解釋
【疰】:因不能適應氣候或環境而得的病。如疰夏、疰船。
【夏】:1.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體是農歷四月至六月。2.指中國:華夏。3.朝代名。1.(約前2070—約前1600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相傳為夏后氏部落聯盟首領禹所建立。曾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陽翟(今河南禹縣)等地。傳到桀,為商湯所滅。2.十六國之一(407—431)。匈奴族赫連勃勃建立。建都統萬城(今陜西靖邊東北)。為吐谷渾所滅。3.(1032—1227)。北宋時黨項族李元昊(hào)在中國西北地區建立。建都興慶(今寧夏銀川),史稱西夏。為蒙古所滅。
“疰夏”的相關詞語
“疰夏”造句
“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很多地方都有吃“立夏蛋”的習俗,是說立夏吃蛋能預防暑天常見的食欲不振、身倦肢軟、消瘦等苦夏癥狀。
夏季很多人會疰夏,沒法子,一定要挺過去。
立夏過后,天氣逐漸炎熱,容易疰夏的人此時開始初現端倪:渾身變得發燙,胃口開始不好,睡眠不安穩,免疫力下降容易發燒感冒。
經一位老中醫診斷,說孫阿姨的病按中醫理論講是“疰夏”。
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在我國很多地方有傳說稱,立夏吃蛋能預防暑天常見的食欲不振、身倦肢軟、消瘦等苦夏癥狀。
張彩平)“疰夏”是初夏女性以食欲下降為典型癥狀的“季節病”。
這種頭痛稱作疰夏性頭痛,是因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大多發生在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的人身上。
何謂疰夏?每年一到夏天,很多女生都會覺得身體諸多不適:全身熱,周身乏力,困倦欲睡,不思飲食,眼見著身體日漸消瘦。
上海人有“疰夏”的說法,說的是人到夏日,胃口不好。
苦夏也稱疰夏,醫學上稱之為“夏季熱”,是一種發生在炎熱夏季的疾病,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可能患病,尤其是平時體質較差或久病初愈的小寶寶更容易患病。
* 疰夏的讀音是:zhù xià,疰夏的意思:疰夏 科普中國疰夏,中醫病證名,又名夏季熱、注夏。指因暑濕之氣外侵,困阻脾胃,或暑熱耗傷正氣,脾失健運所致。以夏季倦怠嗜臥、低熱、納差為主要表現的時行熱性病。 疰夏又被叫做苦夏,夏季的常見病,一般夏季過后,病情可自行改善,部分患者可呈現出逢暑必發的周期性特點。疰夏亦為中暑的先兆,若進一步發展可致中暑。
基本解釋
中醫學名詞。通常指夏季身倦、體熱、食少等癥狀。疰夏 科普中國
疰夏,中醫病證名,又名夏季熱、注夏。指因暑濕之氣外侵,困阻脾胃,或暑熱耗傷正氣,脾失健運所致。以夏季倦怠嗜臥、低熱、納差為主要表現的時行熱性病。疰夏又被叫做苦夏,夏季的常見病,一般夏季過后,病情可自行改善,部分患者可呈現出逢暑必發的周期性特點。疰夏亦為中暑的先兆,若進一步發展可致中暑。
【疰】:因不能適應氣候或環境而得的病。如疰夏、疰船。
【夏】:1.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體是農歷四月至六月。2.指中國:華夏。3.朝代名。1.(約前2070—約前1600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相傳為夏后氏部落聯盟首領禹所建立。曾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陽翟(今河南禹縣)等地。傳到桀,為商湯所滅。2.十六國之一(407—431)。匈奴族赫連勃勃建立。建都統萬城(今陜西靖邊東北)。為吐谷渾所滅。3.(1032—1227)。北宋時黨項族李元昊(hào)在中國西北地區建立。建都興慶(今寧夏銀川),史稱西夏。為蒙古所滅。
“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很多地方都有吃“立夏蛋”的習俗,是說立夏吃蛋能預防暑天常見的食欲不振、身倦肢軟、消瘦等苦夏癥狀。
夏季很多人會疰夏,沒法子,一定要挺過去。
立夏過后,天氣逐漸炎熱,容易疰夏的人此時開始初現端倪:渾身變得發燙,胃口開始不好,睡眠不安穩,免疫力下降容易發燒感冒。
經一位老中醫診斷,說孫阿姨的病按中醫理論講是“疰夏”。
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在我國很多地方有傳說稱,立夏吃蛋能預防暑天常見的食欲不振、身倦肢軟、消瘦等苦夏癥狀。
張彩平)“疰夏”是初夏女性以食欲下降為典型癥狀的“季節病”。
這種頭痛稱作疰夏性頭痛,是因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大多發生在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的人身上。
何謂疰夏?每年一到夏天,很多女生都會覺得身體諸多不適:全身熱,周身乏力,困倦欲睡,不思飲食,眼見著身體日漸消瘦。
上海人有“疰夏”的說法,說的是人到夏日,胃口不好。
苦夏也稱疰夏,醫學上稱之為“夏季熱”,是一種發生在炎熱夏季的疾病,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可能患病,尤其是平時體質較差或久病初愈的小寶寶更容易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