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疏蕩的讀音 疏蕩的意思

    疏蕩 疏蕩,亦作“疎宕”。亦作“疎蕩”。 1.放達不羈。《北史·薛憕傳》 :“ 憕 早喪父,家貧,躬耕以養祖母,有暇則覽文籍,疏宕不拘,時人未之奇也。” 宋 葉適《通直郎致仕總干黃公行狀》 :“是翁奮立寒苦,為鄉先生,天質疎宕,不避就向背,教子必自達於義。”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徐伯齡》 :“性穎敏,每書一目終身,但疎蕩不拘小節,對客每跣足蓬頭。” 清 陳田 《明詩紀事丁簽·劉寓生》 :“同年 劉奇進 ,在同館中最年少,疏宕有美質。”
    • shū
    • dàng

    “疏蕩”的讀音

    拼音讀音
    [shū dàng]
    漢字注音:
    ㄕㄨ ㄉㄤˋ
    簡繁字形:
    疏蕩
    是否常用:

    “疏蕩”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疏蕩"。 2.見"疏宕"。

    網絡解釋

    疏蕩

    疏蕩,亦作“疎宕”。亦作“疎蕩”。 1.放達不羈。《北史·薛憕傳》 :“ 憕 早喪父,家貧,躬耕以養祖母,有暇則覽文籍,疏宕不拘,時人未之奇也。” 宋 葉適《通直郎致仕總干黃公行狀》 :“是翁奮立寒苦,為鄉先生,天質疎宕,不避就向背,教子必自達於義。”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徐伯齡》 :“性穎敏,每書一目終身,但疎蕩不拘小節,對客每跣足蓬頭。” 清 陳田 《明詩紀事丁簽·劉寓生》 :“同年 劉奇進 ,在同館中最年少,疏宕有美質。”

    “疏蕩”的單字解釋

    】:1.清除阻塞使通暢;疏通:疏導。疏浚。2.事物之間距離遠;事物的部分之間空隙大(跟“密”相對):疏林。疏星。3.關系遠;不親近:疏遠。親疏。4.不熟悉;不熟練:生疏。荒疏。5.疏忽:疏于防范。6.空虛:志大才疏。7.分散;使從密變稀:疏散。仗義疏財。8.姓。9.封建時代臣下向君主分條陳述事情的文字;條陳:上疏。奏疏。10.古書的比“注”更詳細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經注疏》。
    】:1.搖動;擺動:動蕩。飄蕩。蕩槳。蕩秋千。2.無事走來走去;閑逛:游蕩。閑蕩。3.洗:沖蕩。滌蕩。4.全部搞光;清除:掃蕩。傾家蕩產。5.廣闊;平坦:浩蕩。坦蕩。6.姓。7.放縱,行為不檢點:放蕩。浪蕩。淫蕩。8.淺水湖:黃天蕩。蘆花蕩。9.同“”。

    “疏蕩”的相關詞語

    * 疏蕩的讀音是:shū dàng,疏蕩的意思:疏蕩 疏蕩,亦作“疎宕”。亦作“疎蕩”。 1.放達不羈。《北史·薛憕傳》 :“ 憕 早喪父,家貧,躬耕以養祖母,有暇則覽文籍,疏宕不拘,時人未之奇也。” 宋 葉適《通直郎致仕總干黃公行狀》 :“是翁奮立寒苦,為鄉先生,天質疎宕,不避就向背,教子必自達於義。”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徐伯齡》 :“性穎敏,每書一目終身,但疎蕩不拘小節,對客每跣足蓬頭。” 清 陳田 《明詩紀事丁簽·劉寓生》 :“同年 劉奇進 ,在同館中最年少,疏宕有美質。”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