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神的讀音 疏神的意思
疏神 出處 漢 徐干 《中論·治學》:“學也者,所以疏神、通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務也。”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八篇:“﹝ 枚乘 《七發》﹞借 吳 楚 為客主,先言輿輦之損,宮室之疾,食色之害,宜聽妙言要道,以疏神導體。”
- 疏
- 神
“疏神”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ū shén]
- 漢字注音:
- ㄕㄨ ㄕㄣ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疏神”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疏導精神。 辭典解釋
疏神 shū shén ㄕㄨ ㄕㄣˊ 一時疏忽,未加注意。
如:「駕駛疏神,易出車禍。」
使精神通暢。
徐干《中論.卷上.治學》:「學也者,所以疏神達思。」
網絡解釋
疏神
出處
漢 徐干 《中論·治學》:“學也者,所以疏神、通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務也。”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八篇:“﹝ 枚乘 《七發》﹞借 吳 楚 為客主,先言輿輦之損,宮室之疾,食色之害,宜聽妙言要道,以疏神導體。”
“疏神”的單字解釋
【疏】:1.清除阻塞使通暢;疏通:疏導。疏浚。2.事物之間距離遠;事物的部分之間空隙大(跟“密”相對):疏林。疏星。3.關系遠;不親近:疏遠。親疏。4.不熟悉;不熟練:生疏。荒疏。5.疏忽:疏于防范。6.空虛:志大才疏。7.分散;使從密變稀:疏散。仗義疏財。8.姓。9.封建時代臣下向君主分條陳述事情的文字;條陳:上疏。奏疏。10.古書的比“注”更詳細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經注疏》。
【神】:1.宗教指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和統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靈:神位。財神。無神論。多神教。2.神話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別高超或出奇,令人驚異的;神妙:神速。神效。這事真是越說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費神。聚精會神。雙目炯炯有神。5.神氣:神色。神情。瞧他那個神兒,準是有什么心事。6.聰明;機靈:瞧!這孩子真神。7.姓。
“疏神”的相關詞語
* 疏神的讀音是:shū shén,疏神的意思:疏神 出處 漢 徐干 《中論·治學》:“學也者,所以疏神、通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務也。”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八篇:“﹝ 枚乘 《七發》﹞借 吳 楚 為客主,先言輿輦之損,宮室之疾,食色之害,宜聽妙言要道,以疏神導體。”
基本解釋
1.疏導精神。辭典解釋
疏神 shū shén ㄕㄨ ㄕㄣˊ一時疏忽,未加注意。
如:「駕駛疏神,易出車禍。」
使精神通暢。
徐干《中論.卷上.治學》:「學也者,所以疏神達思。」
疏神
出處漢 徐干 《中論·治學》:“學也者,所以疏神、通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務也。”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八篇:“﹝ 枚乘 《七發》﹞借 吳 楚 為客主,先言輿輦之損,宮室之疾,食色之害,宜聽妙言要道,以疏神導體。”
【疏】:1.清除阻塞使通暢;疏通:疏導。疏浚。2.事物之間距離遠;事物的部分之間空隙大(跟“密”相對):疏林。疏星。3.關系遠;不親近:疏遠。親疏。4.不熟悉;不熟練:生疏。荒疏。5.疏忽:疏于防范。6.空虛:志大才疏。7.分散;使從密變稀:疏散。仗義疏財。8.姓。9.封建時代臣下向君主分條陳述事情的文字;條陳:上疏。奏疏。10.古書的比“注”更詳細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經注疏》。
【神】:1.宗教指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和統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靈:神位。財神。無神論。多神教。2.神話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別高超或出奇,令人驚異的;神妙:神速。神效。這事真是越說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費神。聚精會神。雙目炯炯有神。5.神氣:神色。神情。瞧他那個神兒,準是有什么心事。6.聰明;機靈:瞧!這孩子真神。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