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生徒的讀音 生徒的意思

    生徒 1,中國唐代的科舉制度中,常科的考生一般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另一個是鄉貢。由京師國子監、弘文館、崇文館和各地方州縣學館出身,通過學校的選拔考試合格后,由學校局舉薦到尚書省參加各科考試,稱作生徒。 2,生徒在某些地方的方言中和牲畜同義。如紹興,寧波等地,罵人時,經常會出現:你這個生徒! 3,“生”意義為學生,“徒”表示角色
    • shēng

    “生徒”的讀音

    拼音讀音
    [shēng tú]
    漢字注音:
    ㄕㄥ ㄊㄨˊ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生徒”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學生;門徒。 2.唐代科舉取士制度之一。

    辭典解釋

    生徒  shēng tú  ㄕㄥ ㄊㄨˊ  

    學生。
    《后漢書.卷一六.寇恂傳》:「恂素好學,乃修鄉校,教生徒。」
    《三國演義.第二二回》:「融每當講學,必設絳帳,前聚生徒,后陳聲妓,侍女環列左右。」

    網絡解釋

    生徒

    1,中國唐代的科舉制度中,常科的考生一般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另一個是鄉貢。由京師國子監、弘文館、崇文館和各地方州縣學館出身,通過學校的選拔考試合格后,由學校局舉薦到尚書省參加各科考試,稱作生徒。
    2,生徒在某些地方的方言中和牲畜同義。如紹興,寧波等地,罵人時,經常會出現:你這個生徒!
    3,“生”意義為學生,“徒”表示角色

    “生徒”的單字解釋

    】: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優生優育。生于北京。2.生長: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對):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計:謀生。營生。5.生命:喪生。舍生取義。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龍活虎。8.產生;發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燒:生火。生爐子。10.姓。11.果實沒有成熟(跟“熟”相對,下12.—13.同):生柿子。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沒有煮過或煮得不夠的:夾生飯。生吃瓜果要洗凈。15.沒有進一步加工或煉過的:生石膏。生鐵。16.生疏:生人。生字。認生。剛到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強:生湊(勉強湊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數表示感情、感覺的詞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詞后綴:醫生。20.某些副詞的后綴,如“好生、怎生”等。
    】:1.步行:徒步。徒涉。2.空:徒手。3.白白地:徒然。徒勞無益。4.只;僅僅:家徒四壁。5.從事學習的人:徒弟。徒工。學徒。師徒。6.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徒。教徒。黨徒。7.人(多指壞人):匪徒。暴徒。賭徒。叛徒。8.剝奪犯人自由的刑法:徒刑。

    “生徒”的相關成語

    “生徒”的相關詞語

    “生徒”造句

    加上以二程這樣的大儒為師,從學者甚眾,生徒不遠千里而至。

    宋、元、明、清時期,一些官員、學者以及生徒常在石鼓書院雅集,興味濃厚。

    走在日月山川里的大學生徒、青青子衿,在“三三”諸子的推動下,幾遍染“張腔胡調”。

    闕里往經寇亂,黌校殘毀,并下魯郡修復學舍,采召生徒

    養太學游士,交結諸郡生徒,更相驅馳,共為部黨,誹訕朝廷,疑亂風俗。

    是國子監或太學的學官,協助國子祭酒和國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稱國子助教。

    有某師范學校,每逢孔誕,必強生徒回校,行拜跪禮,否則扣分,甚者留級,故學生不敢不回,但以短衣窄袖之西裝,而行三跪九叩之禮節,亦可謂怪狀矣。

    至于交通聲氣,號召生徒,禍棗災梨,遞相神圣,不但有明末造,標榜多誣。

    此后二十余年,他勤于農事,教授生徒,閑暇之時飲酒蒔詩,委懷琴書,陶然自得,再不肯出仕。

    王潤生徒孫,長沙市市級非遺文化八拳傳承人。

    * 生徒的讀音是:shēng tú,生徒的意思:生徒 1,中國唐代的科舉制度中,常科的考生一般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另一個是鄉貢。由京師國子監、弘文館、崇文館和各地方州縣學館出身,通過學校的選拔考試合格后,由學校局舉薦到尚書省參加各科考試,稱作生徒。 2,生徒在某些地方的方言中和牲畜同義。如紹興,寧波等地,罵人時,經常會出現:你這個生徒! 3,“生”意義為學生,“徒”表示角色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