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的讀音 甘草的意思
甘草 (豆科甘草屬植物)甘草,(學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別名:國老、甜草、烏拉爾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屬多年生草本,根與根狀莖粗壯,是一種補益中草藥。對人體很好的一種藥,藥用部位是根及根莖,藥材性狀根呈圓柱形,長25~100厘米,直徑0.6~3.5厘米。外皮松緊不一,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根莖呈圓柱形,表面有芽痕,斷面中部有髓。氣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陰暗潮濕,日照長氣溫低的干燥氣候。甘草多生長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邊緣和黃土丘陵地帶。根和根狀莖供藥用。
- 甘
- 草
“甘草”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ān cǎo]
- 漢字注音:
- ㄍㄢ ㄘㄠ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甘草”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甘草 gāncǎo
[licorice] 一種豆科甘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Glycyrrhiza uralensis )。這種植物的根和根狀莖用作中藥。補脾和胃,緩急止痛,祛痰止咳,解毒
辭典解釋
甘草 gān cǎo ㄍㄢ ㄘㄠˇ 植物名。豆科甘草屬,多年生草本。奇數羽狀復葉,藍紫色蝶形花。根與地下莖均可入藥,有益氣、瀉火、解毒等功用,味甘,故稱為「甘草」。除藥用外,又可作為煙草、醬油等調味香料。
也稱為「大苦」。
英語 licorice root
德語 Lakritze (S, Ess)?
法語 réglisse
網絡解釋
甘草 (豆科甘草屬植物)
甘草,(學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別名:國老、甜草、烏拉爾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屬多年生草本,根與根狀莖粗壯,是一種補益中草藥。對人體很好的一種藥,藥用部位是根及根莖,藥材性狀根呈圓柱形,長25~100厘米,直徑0.6~3.5厘米。外皮松緊不一,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根莖呈圓柱形,表面有芽痕,斷面中部有髓。氣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陰暗潮濕,日照長氣溫低的干燥氣候。甘草多生長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邊緣和黃土丘陵地帶。根和根狀莖供藥用。
“甘草”的單字解釋
【甘】:1.甜。與“苦”相對:甘泉。同甘共苦。2.自愿;樂意:俯首甘為孺子牛。不甘落后。3.甘肅的簡稱。
【草】: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統稱:野草。青草。割草。2.指用作燃料、飼料等的稻、麥之類的莖和葉:稻草。草繩。草鞋。3.舊指山野、民間:草賊。草野。4.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草驢。草雞。5.草率;不細致:潦草。字寫得很草。6.文字書寫形式的名稱。a)漢字形體的一種:草書。草寫。真草隸篆。b)拼音字母的手寫體:大草。小草。7.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草案。草稿。8.起草:草擬。
“甘草”的相關詞語
“甘草”造句
等待中,一點一滴地把思念煎熬成一碗湯,黃連二錢,甘草三錢,雪水四分,五六千年彈指間韶華虛度,夢里七八閑愁最苦,剩余二三,氤氳著水汽,徒惹斜陽暮色里杜鵑聲聲啼。
也知沒藥療饑寒,食薄何相誤。大幅紙連粘,甘草歸田賦。
其中,以麻黃、甘草為多,利用價值較高.
在傳統母子醬油生產過程中分別添加麥飯石、猴頭菇和甘草等材料,在此基礎上生產的猴頭菇麥飯石母子醬油既保持了其傳統特色,又增加了營養保健功能。
目的對吉爾吉斯斯坦野生粗毛甘草進行生藥學研究.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穩定的甘草粉或可可粉分散液的制備方法。
對照組34例,口服阿莫西林膠囊和復方甘草片治療。
結論該指紋圖譜可控制復方甘草片的質量。
目的:探討炙甘草湯對豚鼠心室肌動作電位的影響。
結果:多烯磷脂酰膽堿注射液與甘草酸二銨氯化鈉注射液配伍實驗時,無論是原液或稀釋液均沒有出現性狀外觀變化。
* 甘草的讀音是:gān cǎo,甘草的意思:甘草 (豆科甘草屬植物)甘草,(學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別名:國老、甜草、烏拉爾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屬多年生草本,根與根狀莖粗壯,是一種補益中草藥。對人體很好的一種藥,藥用部位是根及根莖,藥材性狀根呈圓柱形,長25~100厘米,直徑0.6~3.5厘米。外皮松緊不一,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根莖呈圓柱形,表面有芽痕,斷面中部有髓。氣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陰暗潮濕,日照長氣溫低的干燥氣候。甘草多生長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邊緣和黃土丘陵地帶。根和根狀莖供藥用。
基本解釋
甘草 gāncǎo
[licorice] 一種豆科甘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Glycyrrhiza uralensis )。這種植物的根和根狀莖用作中藥。補脾和胃,緩急止痛,祛痰止咳,解毒
辭典解釋
甘草 gān cǎo ㄍㄢ ㄘㄠˇ植物名。豆科甘草屬,多年生草本。奇數羽狀復葉,藍紫色蝶形花。根與地下莖均可入藥,有益氣、瀉火、解毒等功用,味甘,故稱為「甘草」。除藥用外,又可作為煙草、醬油等調味香料。
也稱為「大苦」。
英語 licorice root
德語 Lakritze (S, Ess)?
法語 réglisse
甘草 (豆科甘草屬植物)
甘草,(學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別名:國老、甜草、烏拉爾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屬多年生草本,根與根狀莖粗壯,是一種補益中草藥。對人體很好的一種藥,藥用部位是根及根莖,藥材性狀根呈圓柱形,長25~100厘米,直徑0.6~3.5厘米。外皮松緊不一,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根莖呈圓柱形,表面有芽痕,斷面中部有髓。氣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陰暗潮濕,日照長氣溫低的干燥氣候。甘草多生長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邊緣和黃土丘陵地帶。根和根狀莖供藥用。
【甘】:1.甜。與“苦”相對:甘泉。同甘共苦。2.自愿;樂意:俯首甘為孺子牛。不甘落后。3.甘肅的簡稱。
【草】: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統稱:野草。青草。割草。2.指用作燃料、飼料等的稻、麥之類的莖和葉:稻草。草繩。草鞋。3.舊指山野、民間:草賊。草野。4.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草驢。草雞。5.草率;不細致:潦草。字寫得很草。6.文字書寫形式的名稱。a)漢字形體的一種:草書。草寫。真草隸篆。b)拼音字母的手寫體:大草。小草。7.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草案。草稿。8.起草:草擬。
等待中,一點一滴地把思念煎熬成一碗湯,黃連二錢,甘草三錢,雪水四分,五六千年彈指間韶華虛度,夢里七八閑愁最苦,剩余二三,氤氳著水汽,徒惹斜陽暮色里杜鵑聲聲啼。
也知沒藥療饑寒,食薄何相誤。大幅紙連粘,甘草歸田賦。
其中,以麻黃、甘草為多,利用價值較高.
在傳統母子醬油生產過程中分別添加麥飯石、猴頭菇和甘草等材料,在此基礎上生產的猴頭菇麥飯石母子醬油既保持了其傳統特色,又增加了營養保健功能。
目的對吉爾吉斯斯坦野生粗毛甘草進行生藥學研究.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穩定的甘草粉或可可粉分散液的制備方法。
對照組34例,口服阿莫西林膠囊和復方甘草片治療。
結論該指紋圖譜可控制復方甘草片的質量。
目的:探討炙甘草湯對豚鼠心室肌動作電位的影響。
結果:多烯磷脂酰膽堿注射液與甘草酸二銨氯化鈉注射液配伍實驗時,無論是原液或稀釋液均沒有出現性狀外觀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