璦琿條約的讀音 璦琿條約的意思
璦琿條約 (璦琿條約)《璦琿條約》,又稱《璦琿城和約》,是俄羅斯帝國東西伯利亞總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穆拉維約夫和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于1858年5月28日(咸豐八年四月十六日)在璦琿(今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簽定的不平等條約,該條約令中國失去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把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土劃為中俄共管;黑龍江、烏蘇里江只準中、俄兩國船只航行;當時清政府拒絕批準該條約。1860年訂立中俄《北京條約》時清政府始予認可。
- 璦
- 琿
- 條
- 約
“璦琿條約”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ài huī tiáo yuē]
- 漢字注音:
- ㄞˋ ㄏㄨㄣˊ ㄊㄧㄠˊ ㄩㄝ
- 簡繁字形:
- 璦琿條約
- 是否常用:
- 否
“璦琿條約”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清代咸豐八年(公元1858)俄國乘英法聯軍北犯的機會,強迫黑龍江將軍奕山訂立的條約。其要點如下:一、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的地方,割給俄國。二、烏蘇里江以東的地方,由中俄兩國共管。三、允許俄國航行黑龍江及烏蘇里江。這是我國有史以來喪失領土最多的一個條約。
辭典解釋
璦琿條約 ài hún tiáo yuē ㄞˋ ㄏㄨㄣˊ ㄊㄧㄠˊ ㄩㄝ 清代咸豐八年(西元1858)?俄國乘英法聯軍北犯的機會,強迫黑龍江將軍奕山訂立的條約。其要點如下:一、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的地方,割給俄國。二、烏蘇里江以東的地方,由中俄兩國共管。三、允許俄國航行黑龍江及烏蘇里江。這是我國有史以來喪失領土最多的一個條約。
網絡解釋
璦琿條約 (璦琿條約)
《璦琿條約》,又稱《璦琿城和約》,是俄羅斯帝國東西伯利亞總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穆拉維約夫和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于1858年5月28日(咸豐八年四月十六日)在璦琿(今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簽定的不平等條約,該條約令中國失去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把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土劃為中俄共管;黑龍江、烏蘇里江只準中、俄兩國船只航行;當時清政府拒絕批準該條約。1860年訂立中俄《北京條約》時清政府始予認可。
“璦琿條約”的單字解釋
【璦】:1.美玉。2.〔璦琿〕地名。在黑龍江省。今作愛輝。
【琿】:[huī]璦琿(àihuī),地名,在黑龍江。今作愛輝。[hún]琿春(Húnchūn),地名,在吉林。
【條】:[tiáo]1.植物的細長枝:枝條。柳條兒。荊條。2.泛稱條形的東西:條子。面條兒。便(biàn)條兒。金條。鐵條。3.細長的形狀:條形。條紋。條案。條幾(jī)。條凳。條幅(直掛的長條字畫)。苗條。身條。4.項目,分項目的:條例。條令。條文。條陳(a.分條敘述;b.舊時向上級分條陳述的文件)。5.層次,秩序:條理。條貫。有條不紊。6.量詞。[tiāo]挑取:“蠶月條疊”。
【約】:[yuē]1.提出或商量(須要共同遵守的事):預約。約定。約期。約好五點鐘見面。2.邀請:特約。約請。約他來。3.約定的事;共同訂立、須要共同遵守的條文:踐約。條約。和約。有約在先。4.限制使不越出范圍;拘束:約束。制約。5.儉省:節約。儉約。6.簡單;簡要:由博返約。7.大概:大約。約計。約數。年約十七八。約有五十人。8.約分:5/10可以約成1/2。[yāo]用秤稱:約一斤肉。約一約有多重。
“璦琿條約”的相關詞語
* 璦琿條約的讀音是:ài huī tiáo yuē,璦琿條約的意思:璦琿條約 (璦琿條約)《璦琿條約》,又稱《璦琿城和約》,是俄羅斯帝國東西伯利亞總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穆拉維約夫和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于1858年5月28日(咸豐八年四月十六日)在璦琿(今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簽定的不平等條約,該條約令中國失去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把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土劃為中俄共管;黑龍江、烏蘇里江只準中、俄兩國船只航行;當時清政府拒絕批準該條約。1860年訂立中俄《北京條約》時清政府始予認可。
基本解釋
清代咸豐八年(公元1858)俄國乘英法聯軍北犯的機會,強迫黑龍江將軍奕山訂立的條約。其要點如下:一、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的地方,割給俄國。二、烏蘇里江以東的地方,由中俄兩國共管。三、允許俄國航行黑龍江及烏蘇里江。這是我國有史以來喪失領土最多的一個條約。
辭典解釋
璦琿條約 ài hún tiáo yuē ㄞˋ ㄏㄨㄣˊ ㄊㄧㄠˊ ㄩㄝ清代咸豐八年(西元1858)?俄國乘英法聯軍北犯的機會,強迫黑龍江將軍奕山訂立的條約。其要點如下:一、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的地方,割給俄國。二、烏蘇里江以東的地方,由中俄兩國共管。三、允許俄國航行黑龍江及烏蘇里江。這是我國有史以來喪失領土最多的一個條約。
璦琿條約 (璦琿條約)
《璦琿條約》,又稱《璦琿城和約》,是俄羅斯帝國東西伯利亞總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穆拉維約夫和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于1858年5月28日(咸豐八年四月十六日)在璦琿(今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簽定的不平等條約,該條約令中國失去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把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土劃為中俄共管;黑龍江、烏蘇里江只準中、俄兩國船只航行;當時清政府拒絕批準該條約。1860年訂立中俄《北京條約》時清政府始予認可。【璦】:1.美玉。2.〔璦琿〕地名。在黑龍江省。今作愛輝。
【琿】:[huī]璦琿(àihuī),地名,在黑龍江。今作愛輝。[hún]琿春(Húnchūn),地名,在吉林。
【條】:[tiáo]1.植物的細長枝:枝條。柳條兒。荊條。2.泛稱條形的東西:條子。面條兒。便(biàn)條兒。金條。鐵條。3.細長的形狀:條形。條紋。條案。條幾(jī)。條凳。條幅(直掛的長條字畫)。苗條。身條。4.項目,分項目的:條例。條令。條文。條陳(a.分條敘述;b.舊時向上級分條陳述的文件)。5.層次,秩序:條理。條貫。有條不紊。6.量詞。[tiāo]挑取:“蠶月條疊”。
【約】:[yuē]1.提出或商量(須要共同遵守的事):預約。約定。約期。約好五點鐘見面。2.邀請:特約。約請。約他來。3.約定的事;共同訂立、須要共同遵守的條文:踐約。條約。和約。有約在先。4.限制使不越出范圍;拘束:約束。制約。5.儉省:節約。儉約。6.簡單;簡要:由博返約。7.大概:大約。約計。約數。年約十七八。約有五十人。8.約分:5/10可以約成1/2。[yāo]用秤稱:約一斤肉。約一約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