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舍城的讀音 王舍城的意思
王舍城 王舍城(Rajgir),是印度次大陸的佛陀時代(公元前6-前4世紀)十六大國之一的摩揭陀國早期的都城。公元前684年,摩揭陀國定都在舊王舍城,此城因毀于火災,向北遷移到4千米外的新城。 之后,摩揭陀國為了適應國家擴張的需要,再次遷都至華氏城。定都華氏城后,王舍城逐漸荒廢。新王舍城的遺址,今在印度國比哈爾邦那蘭達縣拉杰吉爾鎮(現有遺址園區,地理坐標:東經85.42度,北緯25.03度)。王舍城是佛祖釋迦牟尼長期居住修行的地方,佛陀逝世后,在王舍城舉行了第一次佛教結集,因此是佛教圣地之一。
- 王
- 舍
- 城
“王舍城”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áng shè chéng]
- 漢字注音:
- ㄨㄤˊ ㄕㄜˋ ㄔㄥ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王舍城”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地名。即古印度曷羅阇姞利呬城。傳說其西南佛陀迦雅為釋迦牟尼成道之地。 2.常借指佛國﹑佛寺。
網絡解釋
王舍城
王舍城(Rajgir),是印度次大陸的佛陀時代(公元前6-前4世紀)十六大國之一的摩揭陀國早期的都城。公元前684年,摩揭陀國定都在舊王舍城,此城因毀于火災,向北遷移到4千米外的新城。
之后,摩揭陀國為了適應國家擴張的需要,再次遷都至華氏城。定都華氏城后,王舍城逐漸荒廢。新王舍城的遺址,今在印度國比哈爾邦那蘭達縣拉杰吉爾鎮(現有遺址園區,地理坐標:東經85.42度,北緯25.03度)。王舍城是佛祖釋迦牟尼長期居住修行的地方,佛陀逝世后,在王舍城舉行了第一次佛教結集,因此是佛教圣地之一。
“王舍城”的單字解釋
【王】:[wáng]1.君主;最高統治者:君王。國王。女王。2.封建社會的最高爵位:王爵。親王。王侯。3.首領;頭目:占山為王。擒賊先擒王。4.同類中居首位的或特別大的:蜂王。蟻王。王蛇。花中之王。5.輩分高:王父(祖父)。王母(祖母)。6.最強的:王水。王牌。7.姓。[wàng]古代稱君主有天下:王天下。
【舍】:[shè]1.房屋:宿舍。校舍。2.舍間:敝舍。寒舍。3.養家畜的圈:豬舍。牛舍。4.謙辭,用于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低的或同輩年紀小的親屬:舍侄。舍弟。5.姓。6.古代行軍三十里為一舍:退避三舍。[shě]1.舍棄:四舍五入。舍近求遠。2.施舍:舍粥。舍藥。
【城】:1.城墻:城外。萬里長城。2.城墻以內的地方:城區。東城。3.城市(跟“鄉”相對):山城。進城。滿城風雨。連下數城。城鄉物資交流。
“王舍城”的相關詞語
* 王舍城的讀音是:wáng shè chéng,王舍城的意思:王舍城 王舍城(Rajgir),是印度次大陸的佛陀時代(公元前6-前4世紀)十六大國之一的摩揭陀國早期的都城。公元前684年,摩揭陀國定都在舊王舍城,此城因毀于火災,向北遷移到4千米外的新城。 之后,摩揭陀國為了適應國家擴張的需要,再次遷都至華氏城。定都華氏城后,王舍城逐漸荒廢。新王舍城的遺址,今在印度國比哈爾邦那蘭達縣拉杰吉爾鎮(現有遺址園區,地理坐標:東經85.42度,北緯25.03度)。王舍城是佛祖釋迦牟尼長期居住修行的地方,佛陀逝世后,在王舍城舉行了第一次佛教結集,因此是佛教圣地之一。
基本解釋
1.地名。即古印度曷羅阇姞利呬城。傳說其西南佛陀迦雅為釋迦牟尼成道之地。 2.常借指佛國﹑佛寺。王舍城
王舍城(Rajgir),是印度次大陸的佛陀時代(公元前6-前4世紀)十六大國之一的摩揭陀國早期的都城。公元前684年,摩揭陀國定都在舊王舍城,此城因毀于火災,向北遷移到4千米外的新城。之后,摩揭陀國為了適應國家擴張的需要,再次遷都至華氏城。定都華氏城后,王舍城逐漸荒廢。新王舍城的遺址,今在印度國比哈爾邦那蘭達縣拉杰吉爾鎮(現有遺址園區,地理坐標:東經85.42度,北緯25.03度)。王舍城是佛祖釋迦牟尼長期居住修行的地方,佛陀逝世后,在王舍城舉行了第一次佛教結集,因此是佛教圣地之一。
【王】:[wáng]1.君主;最高統治者:君王。國王。女王。2.封建社會的最高爵位:王爵。親王。王侯。3.首領;頭目:占山為王。擒賊先擒王。4.同類中居首位的或特別大的:蜂王。蟻王。王蛇。花中之王。5.輩分高:王父(祖父)。王母(祖母)。6.最強的:王水。王牌。7.姓。[wàng]古代稱君主有天下:王天下。
【舍】:[shè]1.房屋:宿舍。校舍。2.舍間:敝舍。寒舍。3.養家畜的圈:豬舍。牛舍。4.謙辭,用于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低的或同輩年紀小的親屬:舍侄。舍弟。5.姓。6.古代行軍三十里為一舍:退避三舍。[shě]1.舍棄:四舍五入。舍近求遠。2.施舍:舍粥。舍藥。
【城】:1.城墻:城外。萬里長城。2.城墻以內的地方:城區。東城。3.城市(跟“鄉”相對):山城。進城。滿城風雨。連下數城。城鄉物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