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龍的讀音 玉龍的意思
玉龍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玉龍,龍形之玉器。玉龍通高26厘米,墨綠色,體卷曲,平面形狀如一“c”字,龍體橫截面為橢圓形,直徑2.3~2.9厘米。龍首較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緊閉,鼻端截平,端面近橢圓形,以對稱的兩個圓洞作為鼻孔。龍眼突起呈梭形,前面圓而起棱,眼尾細長上翹。頸背有一長鬣,彎曲上卷,長21厘米,占龍體三分之一以上,與內曲的軀體相合,造成一種飛騰的效果。鬣扁薄,并磨出不顯著的淺凹槽,邊緣打磨銳利。龍身大部光素無紋,只在額及鄂底刻以細密的方格網狀紋,網格突起作規整的小菱形。
- 玉
- 龍
“玉龍”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ù lóng]
- 漢字注音:
- ㄩˋ ㄌㄨㄥˊ
- 簡繁字形:
- 玉龍
- 是否常用:
- 否
“玉龍”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龍形的玉雕。傳說中的神龍。指龍形的漏壺。喻雪。喻泉水、瀑布。喻劍。喻笛。喻橋。
網絡解釋
玉龍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
玉龍,龍形之玉器。玉龍通高26厘米,墨綠色,體卷曲,平面形狀如一“c”字,龍體橫截面為橢圓形,直徑2.3~2.9厘米。龍首較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緊閉,鼻端截平,端面近橢圓形,以對稱的兩個圓洞作為鼻孔。龍眼突起呈梭形,前面圓而起棱,眼尾細長上翹。頸背有一長鬣,彎曲上卷,長21厘米,占龍體三分之一以上,與內曲的軀體相合,造成一種飛騰的效果。鬣扁薄,并磨出不顯著的淺凹槽,邊緣打磨銳利。龍身大部光素無紋,只在額及鄂底刻以細密的方格網狀紋,網格突起作規整的小菱形。
“玉龍”的單字解釋
【玉】:1.礦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體。化學成分是硅酸鋁鈉。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巖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藝美術品。2.比喻潔白美麗:亭亭玉立。3.敬辭。稱對方的身體或行動:玉體。玉成。
【龍】:1.傳說中一種極具靈性的動物。頭生角、鬚,身長,有鱗、爪。《說文解字》:“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2.古代帝王的象徵。漢·王充《論衡·紀妖》:“祖龍死,謂始皇也。祖,人之本;龍,人君之象也。”3.比喻首領或豪傑才俊:“人中之龍”。《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傳》:“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4.古生物學上指有腳、尾的巨大爬蟲類:“恐龍”、“雷龍”、“暴龍”、“翼手龍”。5.像龍形的長條物:“水龍”、“車水馬龍”。6.姓。如秦代有龍且。7.二一四部首之一。
“玉龍”的相關詞語
* 玉龍的讀音是:yù lóng,玉龍的意思:玉龍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玉龍,龍形之玉器。玉龍通高26厘米,墨綠色,體卷曲,平面形狀如一“c”字,龍體橫截面為橢圓形,直徑2.3~2.9厘米。龍首較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緊閉,鼻端截平,端面近橢圓形,以對稱的兩個圓洞作為鼻孔。龍眼突起呈梭形,前面圓而起棱,眼尾細長上翹。頸背有一長鬣,彎曲上卷,長21厘米,占龍體三分之一以上,與內曲的軀體相合,造成一種飛騰的效果。鬣扁薄,并磨出不顯著的淺凹槽,邊緣打磨銳利。龍身大部光素無紋,只在額及鄂底刻以細密的方格網狀紋,網格突起作規整的小菱形。
基本解釋
龍形的玉雕。傳說中的神龍。指龍形的漏壺。喻雪。喻泉水、瀑布。喻劍。喻笛。喻橋。玉龍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
玉龍,龍形之玉器。玉龍通高26厘米,墨綠色,體卷曲,平面形狀如一“c”字,龍體橫截面為橢圓形,直徑2.3~2.9厘米。龍首較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緊閉,鼻端截平,端面近橢圓形,以對稱的兩個圓洞作為鼻孔。龍眼突起呈梭形,前面圓而起棱,眼尾細長上翹。頸背有一長鬣,彎曲上卷,長21厘米,占龍體三分之一以上,與內曲的軀體相合,造成一種飛騰的效果。鬣扁薄,并磨出不顯著的淺凹槽,邊緣打磨銳利。龍身大部光素無紋,只在額及鄂底刻以細密的方格網狀紋,網格突起作規整的小菱形。【玉】:1.礦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體。化學成分是硅酸鋁鈉。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巖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藝美術品。2.比喻潔白美麗:亭亭玉立。3.敬辭。稱對方的身體或行動:玉體。玉成。
【龍】:1.傳說中一種極具靈性的動物。頭生角、鬚,身長,有鱗、爪。《說文解字》:“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2.古代帝王的象徵。漢·王充《論衡·紀妖》:“祖龍死,謂始皇也。祖,人之本;龍,人君之象也。”3.比喻首領或豪傑才俊:“人中之龍”。《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傳》:“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4.古生物學上指有腳、尾的巨大爬蟲類:“恐龍”、“雷龍”、“暴龍”、“翼手龍”。5.像龍形的長條物:“水龍”、“車水馬龍”。6.姓。如秦代有龍且。7.二一四部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