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雜糅的讀音 玉石雜糅的意思
【解釋】比喻好壞混雜。【出處】漢·王充《論衡·累害》:“公侯已下,玉石雜糅;賢士之行,善惡相苞。”
- 玉
- 石
- 雜
- 糅
“玉石雜糅”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ù shí zá róu]
- 漢字注音:
- ㄩˋ ㄕˊ ㄗㄚˊ ㄖㄡˊ
- 簡繁字形:
- 玉石雜糅
- 是否常用:
- 否
“玉石雜糅”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比喻好壞混雜。
網絡解釋
【解釋】比喻好壞混雜。
【出處】漢·王充《論衡·累害》:“公侯已下,玉石雜糅;賢士之行,善惡相苞。”
“玉石雜糅”的單字解釋
【玉】:1.礦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體。化學成分是硅酸鋁鈉。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巖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藝美術品。2.比喻潔白美麗:亭亭玉立。3.敬辭。稱對方的身體或行動:玉體。玉成。
【石】:[shí]1.構成地殼的堅硬物質,是由礦物集合而成的:花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見〖巖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來治病的石針:藥石。4.姓。[dàn]容量單位,10斗等于1石。(在古書中讀shí,如“二千石、萬石”等。)
【雜】:同“雜”。
【糅】:混雜:雜糅。糅合。
“玉石雜糅”的相關詞語
* 玉石雜糅的讀音是:yù shí zá róu,玉石雜糅的意思:【解釋】比喻好壞混雜。【出處】漢·王充《論衡·累害》:“公侯已下,玉石雜糅;賢士之行,善惡相苞。”
基本解釋
1.比喻好壞混雜。【解釋】比喻好壞混雜。
【出處】漢·王充《論衡·累害》:“公侯已下,玉石雜糅;賢士之行,善惡相苞。”
【玉】:1.礦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體。化學成分是硅酸鋁鈉。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巖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藝美術品。2.比喻潔白美麗:亭亭玉立。3.敬辭。稱對方的身體或行動:玉體。玉成。
【石】:[shí]1.構成地殼的堅硬物質,是由礦物集合而成的:花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見〖巖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來治病的石針:藥石。4.姓。[dàn]容量單位,10斗等于1石。(在古書中讀shí,如“二千石、萬石”等。)
【雜】:同“雜”。
【糅】:混雜:雜糅。糅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