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怎么讀 貓的意思

漢字 | 貓 |
---|---|
讀音 |
|
注音 | ㄇㄠ|ㄇㄠˊ |
部首 | [犭] 反犬旁 |
筆畫 | 總筆畫:11 部外:8 |
異體字 | 貓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繁體字形 | 貓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32B |
其它編碼 | 五筆:qtal 倉頡:khtw 鄭碼:qmek 四角:44260 |
筆順編碼 | 35312225121 |
筆順筆畫 | ノフノ一丨丨丨フ一丨一 |
筆順名稱 | 撇 彎鉤 撇 橫 豎 豎 豎 橫折 橫 豎 橫 |
貓字的意思
1.哺乳動物,面部略圓,軀干長,耳殼短小,眼大,瞳孔隨光線強弱而縮小放大,四肢較短,掌部有肉質的墊,行動敏捷,善跳躍,能捕鼠,毛柔軟,有黑、白、黃、灰褐等色。種類很多。
2.躲藏:貓在家里不敢出來。
[máo][貓腰](máo∥yāo)同“毛腰”。
貓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貓
māo ㄇㄠˉ
哺乳動物,面呈圓形,腳有利爪,行動敏捷,會捉老鼠。方言,躲藏。其它字義
● 貓
máo ㄇㄠˊ
◎ 〔貓腰〕彎腰。亦稱“毛腰”。
英語 cat
德語 Katze, Kater (S)
法語 chat
貓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貓
貓 māo
〈名〉
(1) 家貓,久已被人類馴養的一種食肉類動物 [cat],通常被認為是一個獨立的種,雖然可能是由幾種舊大陸的小型野貓的雜交后代中通過自然選擇而最后衍生的,有一些變種,主要的區別在于皮毛的長短,體形以及尾的有無
迎貓,為其食田鼠也。——《禮記》
(2) 又如:貓兒眼(寶石名稱,又名“貓睛石”。以晶瑩透明如貓眼而得名);貓虎(貓和虎。古代以為有益于農事的神物);貓兒食(指人飯量小,食無定時);貓尿(方言。指酒。表示憎厭或譏諷)
(3) 貍貓,亦稱“山貓” [leopard cat]。如:貓貍(貍的一種,俗稱野貓);貓猴(一種哺乳動物)
(4) 姓
詞性變化
◎ 貓 māo
〈動〉
(1) 〈方〉∶躲藏 [hide]。如:貓冬(躲在家里過冬);貓月子(坐月子);貓蹲(謂不務正業,賦閑在家;他從前線回來后,成天貓在家里)
(2) 另見 máo
基本詞義
◎ 貓
貓 máo
〈動〉
(1) 〈方〉∶彎曲 [arch]。如:小偷貓腰鉆過橋洞外的鐵絲網跑了
(2) 另見 māo
貓字的辭典解釋
「貓 」的異體字。
康熙字典解釋
貓【巳集下】【犬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9畫
《廣韻》武瀌切《集韻》眉鑣切,??音苗。《玉篇》夏田也。
又《廣韻》俗貓字。詳豸部貓字註。(貓)《廣韻》武鑣切《集韻》《韻會》《正韻》眉鑣切,??音苗。《說文》貍屬。《廣韻》獸,捕?。《禮·郊特牲》迎貓,爲其食田?也。《正字通》陸佃曰:?善害苗。貓能捕?,故字從苗。
又貓睛,子午卯酉如一線,寅申巳亥如滿月,辰戌丑未如棗核。鼻端常冷,惟夏至一日暖,隂類也。
又《格古論》貓,一名烏員。
又《爾雅·釋獸》虎竊毛,謂之虦貓。《疏》虎之淺毛者,別名虦貓。《詩·大雅》有貓有虎。《傳》貓,似虎淺毛者也。
又《唐韻》莫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謨交切,??音茅。義同。《廣韻》俗作貓。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貓【卷九】【豸部】
貍屬。從豸苗聲。莫交切文一新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