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籌的讀音 狀元籌的意思
狀元籌 狀元籌是以科舉為內容的社會習俗,在全國各地流傳非常廣泛。
- 狀
- 元
- 籌
“狀元籌”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uàng yuán chóu]
- 漢字注音:
- ㄓㄨㄤˋ ㄩㄢˊ ㄔㄡˊ
- 簡繁字形:
- 狀元籌
- 是否常用:
- 否
“狀元籌”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一種賭具。用牙或骨﹑竹為籌,最大者為狀元,為六十四注;其次為榜眼﹑探花,各三十二注;最小為秀才,只一注;用六骰卜彩,視所擲籌的得失,局畢計籌,以所得多少分勝負。參閱清金學詩《牧豬閑話》。 辭典解釋
狀元籌 zhuàng yuán chóu ㄓㄨㄤˋ ㄩㄢˊ ㄔㄡˊ 一種賭具。用象牙、竹子或獸骨為籌,以六個骰子卜彩,最大者為狀元,得三十六注,故稱為「狀元籌」。
網絡解釋
狀元籌
狀元籌是以科舉為內容的社會習俗,在全國各地流傳非常廣泛。
“狀元籌”的單字解釋
【狀】:1.形狀;樣子:狀態。奇形怪狀。2.情況:狀況。病狀。罪狀。3.陳述或描摹:狀語。不可名狀。4.陳述事件或記載事跡的文字:供狀。行狀。5.指訴狀:狀紙。告狀。6.褒獎、委任等文件:獎狀。委任狀。
【元】:1.朝代。蒙古孛兒只斤·鐵木真于1206年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9年滅宋。定都大都(今北京)。2.姓。
【籌】:1.計數目或用作領取物品憑證的用具:竹籌。2.謀劃:統籌兼顧。3.計策;辦法:一籌莫展。
“狀元籌”的相關詞語
* 狀元籌的讀音是:zhuàng yuán chóu,狀元籌的意思:狀元籌 狀元籌是以科舉為內容的社會習俗,在全國各地流傳非常廣泛。
基本解釋
一種賭具。用牙或骨﹑竹為籌,最大者為狀元,為六十四注;其次為榜眼﹑探花,各三十二注;最小為秀才,只一注;用六骰卜彩,視所擲籌的得失,局畢計籌,以所得多少分勝負。參閱清金學詩《牧豬閑話》。辭典解釋
狀元籌 zhuàng yuán chóu ㄓㄨㄤˋ ㄩㄢˊ ㄔㄡˊ一種賭具。用象牙、竹子或獸骨為籌,以六個骰子卜彩,最大者為狀元,得三十六注,故稱為「狀元籌」。
狀元籌
狀元籌是以科舉為內容的社會習俗,在全國各地流傳非常廣泛。【狀】:1.形狀;樣子:狀態。奇形怪狀。2.情況:狀況。病狀。罪狀。3.陳述或描摹:狀語。不可名狀。4.陳述事件或記載事跡的文字:供狀。行狀。5.指訴狀:狀紙。告狀。6.褒獎、委任等文件:獎狀。委任狀。
【元】:1.朝代。蒙古孛兒只斤·鐵木真于1206年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9年滅宋。定都大都(今北京)。2.姓。
【籌】:1.計數目或用作領取物品憑證的用具:竹籌。2.謀劃:統籌兼顧。3.計策;辦法:一籌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