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帖的讀音 牙帖的意思
牙帖 牙帖是中國舊時牙商或牙行的營業執照。 明清牙商營業須呈請官府批準領取牙帖方可。牙帖原由地方政府發給。清初,由藩司頒布牙帖,報戶部存案,不許州縣濫發。其后又規定牙帖由戶部頒發,但各省藩司所出司帖、知縣所出諭帖,效力相同,牙帖按時領換; 官府發給牙帖時收取帖費,亦稱牙稅。帖費一般按資本或營業額分為上、中、下三等。乾隆時帖費最高為銀三兩。但因官商勾結,領帖與納費弊端很多。辛亥革命后,各省發帖辦法更加混亂,帖費也提高許多。如京兆地方長期整商 (時效二十年) 甲種一等帖費竟高達2,000元。
- 牙
- 帖
“牙帖”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á tiē]
- 漢字注音:
- ㄧㄚˊ ㄊㄧㄝ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牙帖”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舊時捐稅之一種。牙商或牙行納稅后取得牙帖,方準營業。
網絡解釋
牙帖
牙帖是中國舊時牙商或牙行的營業執照。 明清牙商營業須呈請官府批準領取牙帖方可。牙帖原由地方政府發給。清初,由藩司頒布牙帖,報戶部存案,不許州縣濫發。其后又規定牙帖由戶部頒發,但各省藩司所出司帖、知縣所出諭帖,效力相同,牙帖按時領換; 官府發給牙帖時收取帖費,亦稱牙稅。帖費一般按資本或營業額分為上、中、下三等。乾隆時帖費最高為銀三兩。但因官商勾結,領帖與納費弊端很多。辛亥革命后,各省發帖辦法更加混亂,帖費也提高許多。如京兆地方長期整商 (時效二十年) 甲種一等帖費竟高達2,000元。
“牙帖”的單字解釋
【牙】:1.人和高等動物咬切、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堅固的骨組織和釉質構成。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狀的不同,分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通稱牙齒,也叫齒。2.特指象牙:牙筷。牙章。牙雕。3.形狀像牙齒的東西:牙子。4.姓。5.牙子2:牙行。
【帖】:[tiē]1.服從;順從:服帖。2.妥當;穩當:妥帖。3.姓。[tiě]1.邀請客人的通知:請帖。2.舊時寫著生辰八字等的紙片:庚帖。換帖。3.(帖兒)寫著字的小紙片:字帖兒(便條)。4.量詞:一帖藥。[tiè]學習寫字或繪畫時臨摹用的樣本:碑帖。習字帖。畫帖。臨帖。
“牙帖”的相關詞語
* 牙帖的讀音是:yá tiē,牙帖的意思:牙帖 牙帖是中國舊時牙商或牙行的營業執照。 明清牙商營業須呈請官府批準領取牙帖方可。牙帖原由地方政府發給。清初,由藩司頒布牙帖,報戶部存案,不許州縣濫發。其后又規定牙帖由戶部頒發,但各省藩司所出司帖、知縣所出諭帖,效力相同,牙帖按時領換; 官府發給牙帖時收取帖費,亦稱牙稅。帖費一般按資本或營業額分為上、中、下三等。乾隆時帖費最高為銀三兩。但因官商勾結,領帖與納費弊端很多。辛亥革命后,各省發帖辦法更加混亂,帖費也提高許多。如京兆地方長期整商 (時效二十年) 甲種一等帖費竟高達2,000元。
基本解釋
舊時捐稅之一種。牙商或牙行納稅后取得牙帖,方準營業。牙帖
牙帖是中國舊時牙商或牙行的營業執照。 明清牙商營業須呈請官府批準領取牙帖方可。牙帖原由地方政府發給。清初,由藩司頒布牙帖,報戶部存案,不許州縣濫發。其后又規定牙帖由戶部頒發,但各省藩司所出司帖、知縣所出諭帖,效力相同,牙帖按時領換; 官府發給牙帖時收取帖費,亦稱牙稅。帖費一般按資本或營業額分為上、中、下三等。乾隆時帖費最高為銀三兩。但因官商勾結,領帖與納費弊端很多。辛亥革命后,各省發帖辦法更加混亂,帖費也提高許多。如京兆地方長期整商 (時效二十年) 甲種一等帖費竟高達2,000元。【牙】:1.人和高等動物咬切、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堅固的骨組織和釉質構成。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狀的不同,分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通稱牙齒,也叫齒。2.特指象牙:牙筷。牙章。牙雕。3.形狀像牙齒的東西:牙子。4.姓。5.牙子2:牙行。
【帖】:[tiē]1.服從;順從:服帖。2.妥當;穩當:妥帖。3.姓。[tiě]1.邀請客人的通知:請帖。2.舊時寫著生辰八字等的紙片:庚帖。換帖。3.(帖兒)寫著字的小紙片:字帖兒(便條)。4.量詞:一帖藥。[tiè]學習寫字或繪畫時臨摹用的樣本:碑帖。習字帖。畫帖。臨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