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審的讀音 熱審的意思
熱審 熱審是中國古代于夏天為疏通監獄而實行的對罪犯予以減免或保釋的制度。《禮記·月令》曰:“盂夏之月,斷薄刑,決小罪,出輕系。”明清熱審由此而來。1404年(明成祖永樂二年)首出此制,始止決遣輕罪,屆寬及流徒以下,命出獄聽候。憲宗成化年間,又有重罪矜疑、徒罪減等、笞罪釋放、枷號疏放等例。清熱審自康熙十年始成定制。
- 熱
- 審
“熱審”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rè shěn]
- 漢字注音:
- ㄖㄜˋ ㄕㄣˇ
- 簡繁字形:
- 熱審
- 是否常用:
- 否
“熱審”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明清時規定每年小滿后十日起,至立秋前一日止(立秋在六月內者以七月一日止)以天氣炎熱,凡流徙﹑笞杖,例從減等處理,稱為"熱審"。其制始于明永樂二年,初止決遣輕罪,命出獄聽候。至成化時始有重罪矜疑,輕罪減等,枷號疏放諸例。清代沿襲。
網絡解釋
熱審
熱審是中國古代于夏天為疏通監獄而實行的對罪犯予以減免或保釋的制度。《禮記·月令》曰:“盂夏之月,斷薄刑,決小罪,出輕系。”明清熱審由此而來。1404年(明成祖永樂二年)首出此制,始止決遣輕罪,屆寬及流徒以下,命出獄聽候。憲宗成化年間,又有重罪矜疑、徒罪減等、笞罪釋放、枷號疏放等例。清熱審自康熙十年始成定制。
“熱審”的單字解釋
【熱】:1.物體內部分子不規則運動放出的一種能量。物質燃燒都能產生熱。2.溫度高;感覺溫度高(跟“冷”相對):熱水。趁熱打鐵。三伏天很熱。3.使熱;加熱(多指食物):熱一熱飯。把菜湯熱一下。4.生病引起的高體溫:發熱。退熱。5.情意深厚:親熱。熱愛。熱心腸兒。6.形容非常羨慕或急切想得到:眼熱。熱衷。7.受很多人歡迎的:熱貨。熱門兒。現在對外漢語教學很熱。8.加在名詞、動詞或詞組后,表示形成的某種熱潮:足球熱。旅游熱。自學熱。9.放射性強:熱原子。10.姓。
【審】:1.詳細;周密:詳審。審慎。2.審查:審稿。審核。3.審問;訊問處理案件:審訊。審判。4.知道:未審近況如何?5.文言副詞。的確;果然:審如其言。
“熱審”的相關詞語
* 熱審的讀音是:rè shěn,熱審的意思:熱審 熱審是中國古代于夏天為疏通監獄而實行的對罪犯予以減免或保釋的制度。《禮記·月令》曰:“盂夏之月,斷薄刑,決小罪,出輕系。”明清熱審由此而來。1404年(明成祖永樂二年)首出此制,始止決遣輕罪,屆寬及流徒以下,命出獄聽候。憲宗成化年間,又有重罪矜疑、徒罪減等、笞罪釋放、枷號疏放等例。清熱審自康熙十年始成定制。
基本解釋
明清時規定每年小滿后十日起,至立秋前一日止(立秋在六月內者以七月一日止)以天氣炎熱,凡流徙﹑笞杖,例從減等處理,稱為"熱審"。其制始于明永樂二年,初止決遣輕罪,命出獄聽候。至成化時始有重罪矜疑,輕罪減等,枷號疏放諸例。清代沿襲。熱審
熱審是中國古代于夏天為疏通監獄而實行的對罪犯予以減免或保釋的制度。《禮記·月令》曰:“盂夏之月,斷薄刑,決小罪,出輕系。”明清熱審由此而來。1404年(明成祖永樂二年)首出此制,始止決遣輕罪,屆寬及流徒以下,命出獄聽候。憲宗成化年間,又有重罪矜疑、徒罪減等、笞罪釋放、枷號疏放等例。清熱審自康熙十年始成定制。【熱】:1.物體內部分子不規則運動放出的一種能量。物質燃燒都能產生熱。2.溫度高;感覺溫度高(跟“冷”相對):熱水。趁熱打鐵。三伏天很熱。3.使熱;加熱(多指食物):熱一熱飯。把菜湯熱一下。4.生病引起的高體溫:發熱。退熱。5.情意深厚:親熱。熱愛。熱心腸兒。6.形容非常羨慕或急切想得到:眼熱。熱衷。7.受很多人歡迎的:熱貨。熱門兒。現在對外漢語教學很熱。8.加在名詞、動詞或詞組后,表示形成的某種熱潮:足球熱。旅游熱。自學熱。9.放射性強:熱原子。10.姓。
【審】:1.詳細;周密:詳審。審慎。2.審查:審稿。審核。3.審問;訊問處理案件:審訊。審判。4.知道:未審近況如何?5.文言副詞。的確;果然:審如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