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墩的讀音 煙墩的意思
煙墩 【詞目】煙墩(煙墩) 【拼音】yān dūn 【注音】 【釋義】亦作“煙墩”。烽火臺。 明 馮夢龍 《智囊補·兵智·劉江》:“﹝ 金州衛 金線島 ﹞西北之 望海堝 ,地高可望諸島,寇所必繇,實濱海襟喉之地,請筑城堡,立煙墩瞭望。”《東周列國志》第二回:“﹝先王﹞于 驪山 之下置煙墩二十馀所,又置大鼓數十架。”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一:“ 臨洺關 在 邢臺縣 南,關左倚高山;右臨 洺水 ,勢甚雄壯;然山頂之煙墩炮臺,今誠虛設矣。”清《睢州志·浮香閣軼聞絕句之十七·袁參政樞》:“公(袁可立子)戎裝遺像,煙墩帽,飾雜寶。”
- 煙
- 墩
“煙墩”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ān dūn]
- 漢字注音:
- ㄧㄢ ㄉㄨㄣ
- 簡繁字形:
- 煙墩
- 是否常用:
- 否
“煙墩”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煙墩"。 2.烽火臺。
網絡解釋
煙墩
【詞目】煙墩(煙墩)
【拼音】yān dūn
【注音】ㄧㄢ ㄉㄨㄣ
【釋義】亦作“煙墩”。烽火臺。 明 馮夢龍 《智囊補·兵智·劉江》:“﹝ 金州衛 金線島 ﹞西北之 望海堝 ,地高可望諸島,寇所必繇,實濱海襟喉之地,請筑城堡,立煙墩瞭望。”《東周列國志》第二回:“﹝先王﹞于 驪山 之下置煙墩二十馀所,又置大鼓數十架。”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一:“ 臨洺關 在 邢臺縣 南,關左倚高山;右臨 洺水 ,勢甚雄壯;然山頂之煙墩炮臺,今誠虛設矣。”清《睢州志·浮香閣軼聞絕句之十七·袁參政樞》:“公(袁可立子)戎裝遺像,煙墩帽,飾雜寶。”
“煙墩”的單字解釋
【煙】:1.物質燃燒時所產生的氣狀物:冒煙。2.像煙的東西:煙霧。3.煙氣刺激:煙了眼睛。4.煙草或煙草的制成品:煙葉。吸煙。
【墩】:1.土堆:土墩。2.厚而粗的木頭、石頭等;座兒:橋墩。菜墩(切菜用的砧類器具)。樹墩。3.量詞,用于叢生的或幾棵合在一起的植物:一墩谷子。柳墩。4.古同“蹲”。
“煙墩”的相關詞語
* 煙墩的讀音是:yān dūn,煙墩的意思:煙墩 【詞目】煙墩(煙墩) 【拼音】yān dūn 【注音】 【釋義】亦作“煙墩”。烽火臺。 明 馮夢龍 《智囊補·兵智·劉江》:“﹝ 金州衛 金線島 ﹞西北之 望海堝 ,地高可望諸島,寇所必繇,實濱海襟喉之地,請筑城堡,立煙墩瞭望。”《東周列國志》第二回:“﹝先王﹞于 驪山 之下置煙墩二十馀所,又置大鼓數十架。”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一:“ 臨洺關 在 邢臺縣 南,關左倚高山;右臨 洺水 ,勢甚雄壯;然山頂之煙墩炮臺,今誠虛設矣。”清《睢州志·浮香閣軼聞絕句之十七·袁參政樞》:“公(袁可立子)戎裝遺像,煙墩帽,飾雜寶。”
基本解釋
1.亦作"煙墩"。 2.烽火臺。煙墩
【詞目】煙墩(煙墩)【拼音】yān dūn
【注音】ㄧㄢ ㄉㄨㄣ
【釋義】亦作“煙墩”。烽火臺。 明 馮夢龍 《智囊補·兵智·劉江》:“﹝ 金州衛 金線島 ﹞西北之 望海堝 ,地高可望諸島,寇所必繇,實濱海襟喉之地,請筑城堡,立煙墩瞭望。”《東周列國志》第二回:“﹝先王﹞于 驪山 之下置煙墩二十馀所,又置大鼓數十架。”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一:“ 臨洺關 在 邢臺縣 南,關左倚高山;右臨 洺水 ,勢甚雄壯;然山頂之煙墩炮臺,今誠虛設矣。”清《睢州志·浮香閣軼聞絕句之十七·袁參政樞》:“公(袁可立子)戎裝遺像,煙墩帽,飾雜寶。”
【煙】:1.物質燃燒時所產生的氣狀物:冒煙。2.像煙的東西:煙霧。3.煙氣刺激:煙了眼睛。4.煙草或煙草的制成品:煙葉。吸煙。
【墩】:1.土堆:土墩。2.厚而粗的木頭、石頭等;座兒:橋墩。菜墩(切菜用的砧類器具)。樹墩。3.量詞,用于叢生的或幾棵合在一起的植物:一墩谷子。柳墩。4.古同“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