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濊怎么讀 濊的意思

    “濊”字共有2個讀音: [huì]   [huò]  
    濊
    漢字
    讀音 [huì]
    [huò]
    注音 ㄏㄨㄟˋ|ㄏㄨㄛˋ
    部首 [氵]  三點水
    筆畫 總筆畫:16 部外:13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6FCA
    其它編碼 五筆:ihdt|ihdh 倉頡:eymh 鄭碼:viak 四角:31153
    筆順編碼 4412121131233534
    筆順筆畫 丶丶一丨一丨一一ノ一丨ノノフノ丶
    筆順名稱 點 點 提 豎 橫 豎 橫 橫 撇 橫 豎 撇 撇 斜鉤 撇 點

    濊字的意思

    [huì]

    1.〔汪濊〕(水)盛多,如“云滂洋,雨汪濊。”

    2.古同“”。

    [huò]

    〔濊濊〕象聲詞,如“臥聽魚槎聲濊濊”。

    濊字的基本解釋

    huì ㄏㄨㄟˋ


    〔汪濊〕(水)盛多,如“云滂洋,雨濊濊。” 同“”。

    huò ㄏㄨㄛˋ


    〔濊濊〕象聲詞,如“臥聽魚槎聲濊濊”。

    英語 vast, expansive, deep; dirty

    德語 gewaltig, ausgedehnt

    法語 vaste

    濊字的詳細解釋

    濊字的辭典解釋

    濊ㄏㄨㄟˋhuì 形

    水多的樣子。《廣韻·去聲·泰韻》:「濊,《說文》曰水多貌。」

    深厚、深廣。《文選·司馬相如·難蜀父老》:「漢興七十有八載,德茂在乎天也,威武紛紜,湛恩汪濊。」

    醜陋、汙穢。《漢書·卷七八·蕭望之傳》:「龍者,宣帝時與張子蟜等待詔,以行汙濊不進。」通「穢」。

    濊ㄏㄨㄛˋhuò

    參見「濊濊 」條。

    濊ㄨㄟˋwèi

    參見「濊貊 」條。

    康熙字典解釋

    濊【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3畫

    《唐韻》呼會切《集韻》呼外切,??音翽。《說文》水多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烏外切,音薈。汪濊,深廣也。《前漢·郊祀歌》澤汪濊,輯萬國。《註》汪濊者,言饒多也。

    又《廣韻》於廢切《集韻》《韻會》烏廢切《正韻》烏胃切,??音穢。義同。一曰濁也。亦與穢通。《前漢·李尋傳》盪滌濁濊。

    又水名。《水經注》淸漳自章武縣故城西,故濊邑也,枝瀆出焉,謂之濊水。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呼括切,音豁。與??同。礙流也。一曰罟入水聲也。《詩·衞風》施罛濊濊。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濊【卷十一】【水部】

    水多皃。從水歲聲。呼會切

    說文解字注

    (濊)礙流也。有礙之流也。衛風。施罛濊濊。毛曰。罛、魚罟。濊濊、施之水中。按施罟而水仍流。故曰礙流。礙流者、言礙而不礙也。韓詩云流貌。與毛許一也。濊又訓多水貌。司馬相如傳。湛恩汪濊。從水。歲聲。各本篆作??、云薉聲。今正。呼括切。十五部。按釋文不云說文作??。證一。玉篇瀏濊二字相連。與說文同。濊下云呼括切。水聲。又於衛於外二切。多水貌。不云有二字。證二。廣韻十三末。濊、水聲。??上同。證三。類篇。濊又呼括切。礙流也。引詩施罟濊濊。證四。是知妄人改礙流之字爲??。而別補濊篆於部末。云水多貌、呼會切。不知部末至澒萍等篆已竟。水多非其次也。今刪正。詩曰。施罟濊濊。罟當作罛。濊濊今本作??。大繆。

    濊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濊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