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絲書的讀音 游絲書的意思
游絲書 yóu sī shū ㄧㄡˊ ㄙㄧ ㄕㄨ 《游絲書》 宋吳說 創造的一種書體。因連綿不斷,狀若游絲,故名。 宋高宗 《翰墨志》:“至若紹興以來,雜書、游絲書,惟錢塘吳說 ;篆法惟信州徐兢,亦皆碌碌,可嘆其弊也。” 宋。趙與時 《賓退錄》卷七:“ 吳傅朋說出己意作游絲書,世謂前代無有,然《唐書·文藝傳》, 呂向能一筆環寫百字,若縈發然,世號連緜書,疑即此體也。” 清 安岐 《墨緣匯觀錄》卷二:“相傳明季昆山、黃應龍家藏有吳傅朋游絲書。”
- 游
- 絲
- 書
“游絲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óu sī shū]
- 漢字注音:
- ㄧㄡˊ ㄙ ㄕㄨ
- 簡繁字形:
- 游絲書
- 是否常用:
- 否
“游絲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宋·吳說創造的一種書體。因連綿不斷,狀若游絲,故名。
網絡解釋
游絲書
yóu sī shū ㄧㄡˊ ㄙㄧ ㄕㄨ 《游絲書》 宋吳說 創造的一種書體。因連綿不斷,狀若游絲,故名。 宋高宗 《翰墨志》:“至若紹興以來,雜書、游絲書,惟錢塘吳說 ;篆法惟信州徐兢,亦皆碌碌,可嘆其弊也。” 宋。趙與時 《賓退錄》卷七:“ 吳傅朋說出己意作游絲書,世謂前代無有,然《唐書·文藝傳》, 呂向能一筆環寫百字,若縈發然,世號連緜書,疑即此體也。” 清 安岐 《墨緣匯觀錄》卷二:“相傳明季昆山、黃應龍家藏有吳傅朋游絲書。”
“游絲書”的單字解釋
【游】:1.人或動物在水里行動:游泳。魚在水里游。2.各處從容地行走;閑逛:游覽。游園。游玩。游人。游遍大江南北。3.交游;來往。4.不固定的;經常移動的:游牧。游民。游擊。游資。5.江河的一段:上游。中游。下游。6.姓。
【絲】:1.蠶吐的像線的東西,是綢緞的原料。2.像絲的東西:粉絲。尼龍絲。3.形容極小,細微:絲毫。一絲不茍。4.市制長度、質量單位。10絲為1毫。
【書】:1.寫字;記錄;書寫:書法。大書特書。振筆直書。2.字體:楷書。隸書。3.裝訂成冊的著作:一本書。一部書。一套書。叢書。新書。古書。書店。4.書信:家書。書札。5.文件:證書。保證書。說明書。挑戰書。白皮書。6.姓。
“游絲書”的相關詞語
* 游絲書的讀音是:yóu sī shū,游絲書的意思:游絲書 yóu sī shū ㄧㄡˊ ㄙㄧ ㄕㄨ 《游絲書》 宋吳說 創造的一種書體。因連綿不斷,狀若游絲,故名。 宋高宗 《翰墨志》:“至若紹興以來,雜書、游絲書,惟錢塘吳說 ;篆法惟信州徐兢,亦皆碌碌,可嘆其弊也。” 宋。趙與時 《賓退錄》卷七:“ 吳傅朋說出己意作游絲書,世謂前代無有,然《唐書·文藝傳》, 呂向能一筆環寫百字,若縈發然,世號連緜書,疑即此體也。” 清 安岐 《墨緣匯觀錄》卷二:“相傳明季昆山、黃應龍家藏有吳傅朋游絲書。”
基本解釋
宋·吳說創造的一種書體。因連綿不斷,狀若游絲,故名。游絲書
yóu sī shū ㄧㄡˊ ㄙㄧ ㄕㄨ 《游絲書》 宋吳說 創造的一種書體。因連綿不斷,狀若游絲,故名。 宋高宗 《翰墨志》:“至若紹興以來,雜書、游絲書,惟錢塘吳說 ;篆法惟信州徐兢,亦皆碌碌,可嘆其弊也。” 宋。趙與時 《賓退錄》卷七:“ 吳傅朋說出己意作游絲書,世謂前代無有,然《唐書·文藝傳》, 呂向能一筆環寫百字,若縈發然,世號連緜書,疑即此體也。” 清 安岐 《墨緣匯觀錄》卷二:“相傳明季昆山、黃應龍家藏有吳傅朋游絲書。”【游】:1.人或動物在水里行動:游泳。魚在水里游。2.各處從容地行走;閑逛:游覽。游園。游玩。游人。游遍大江南北。3.交游;來往。4.不固定的;經常移動的:游牧。游民。游擊。游資。5.江河的一段:上游。中游。下游。6.姓。
【絲】:1.蠶吐的像線的東西,是綢緞的原料。2.像絲的東西:粉絲。尼龍絲。3.形容極小,細微:絲毫。一絲不茍。4.市制長度、質量單位。10絲為1毫。
【書】:1.寫字;記錄;書寫:書法。大書特書。振筆直書。2.字體:楷書。隸書。3.裝訂成冊的著作:一本書。一部書。一套書。叢書。新書。古書。書店。4.書信:家書。書札。5.文件:證書。保證書。說明書。挑戰書。白皮書。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