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的讀音 清官的意思
清官 1.清官即清資官,或稱清職。魏、晉、南北朝時,人們崇尚虛玄,不愿務實,遂將“職閑廩重”(《晉書·閻纘傳》)和接近皇帝的清要之職視為清官。一度并成為制度,《南齊書·東昏侯紀》記:“詔三品清資官以上應食祿者,有二親或祖父母年登七十,并給現錢。” 2.清朝的官吏。 3.公正廉潔的官吏,又稱循吏、良吏、廉吏.。 4.在壞體制下,做好事的官。 5.能為民請命的人。
- 清
- 官
“清官”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īng guān]
- 漢字注音:
- ㄑㄧㄥ ㄍㄨㄢ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清官”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清官 qīngguān
(1) [respectable and morally lofty official]∶清貴的官職
八品清官
(2) [honest and upright official]∶舊稱廉潔公正的官吏
清官難斷家務事
辭典解釋
清官 qīng guān ㄑㄧㄥ ㄍㄨㄢ 清貴顯要的官職。
《晉書.卷四十六.劉頌傳》:「約己潔素者,蒙儉德之報,列于清官 之上。」
唐.柳宗元〈四門助教廳壁記〉:「舊制以拾遺為八品清官,故必名實者居于 其位。」
公正廉潔的官吏。
《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他父親太守公是個清官,當初在任上時,過些清苦日子。」
《文明小史.第十一回》:「向來清官去任,百姓留靴。」
反義詞
污吏英語 honest and upright official (traditional)?
法語 fonctionnaire intègre
網絡解釋
清官
1.清官即清資官,或稱清職。魏、晉、南北朝時,人們崇尚虛玄,不愿務實,遂將“職閑廩重”(《晉書·閻纘傳》)和接近皇帝的清要之職視為清官。一度并成為制度,《南齊書·東昏侯紀》記:“詔三品清資官以上應食祿者,有二親或祖父母年登七十,并給現錢。” 2.清朝的官吏。 3.公正廉潔的官吏,又稱循吏、良吏、廉吏.。 4.在壞體制下,做好事的官。 5.能為民請命的人。
“清官”的單字解釋
【清】:1.潔凈;清澄。與“濁”相對: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敵我。說清道理。3.查點:清倉。4.寂靜:清幽。5.盡;完;一點不留:清除。6.不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
【官】:1.政府機關或軍隊中經過任命的、一定等級以上的公職人員:官員。武官。做官。外交官。2.指屬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官辦。官費。3.公共的;公用的:官道。官廁所。4.姓。5.器官:五官。感官。
“清官”的反義詞
“清官”的相關成語
“清官”的相關詞語
“清官”造句
因為他是個鐵面無私,剛正不阿的清官,所以百姓非常敬重他。
包拯鐵面無私,是歷史上被人傳頌的清官。
自古清官民贊頌,從來污吏法難容。
腐怕官清官怕腐,廉隨正氣正隨廉。
做“公仆”情系百姓,當“清官”勤廉為本。造 句 網
做一任清官,造一方福澤;貪一分錢財,失一分民心。
只要當一天干部,就要做一天清官。
儲仁遜抄本小說中的清官,除了清正廉明,執法如山之外,都有些市井細民的狡黠手段。
但是,人的理性認識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就是清官聽訟斷獄,實際上也是能審則審,審不明白就裝神弄鬼和求助于刑訊逼供。
盡管在封建社會也有不少"兩袖清風,秉公斷案"的清官,但他們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社會的追求目標。
* 清官的讀音是:qīng guān,清官的意思:清官 1.清官即清資官,或稱清職。魏、晉、南北朝時,人們崇尚虛玄,不愿務實,遂將“職閑廩重”(《晉書·閻纘傳》)和接近皇帝的清要之職視為清官。一度并成為制度,《南齊書·東昏侯紀》記:“詔三品清資官以上應食祿者,有二親或祖父母年登七十,并給現錢。” 2.清朝的官吏。 3.公正廉潔的官吏,又稱循吏、良吏、廉吏.。 4.在壞體制下,做好事的官。 5.能為民請命的人。
基本解釋
清官 qīngguān
(1) [respectable and morally lofty official]∶清貴的官職
八品清官
(2) [honest and upright official]∶舊稱廉潔公正的官吏
清官難斷家務事
辭典解釋
清官 qīng guān ㄑㄧㄥ ㄍㄨㄢ清貴顯要的官職。
《晉書.卷四十六.劉頌傳》:「約己潔素者,蒙儉德之報,列于清官 之上。」
唐.柳宗元〈四門助教廳壁記〉:「舊制以拾遺為八品清官,故必名實者居于 其位。」
公正廉潔的官吏。
《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他父親太守公是個清官,當初在任上時,過些清苦日子。」
《文明小史.第十一回》:「向來清官去任,百姓留靴。」
反義詞
污吏英語 honest and upright official (traditional)?
法語 fonctionnaire intègre
清官
1.清官即清資官,或稱清職。魏、晉、南北朝時,人們崇尚虛玄,不愿務實,遂將“職閑廩重”(《晉書·閻纘傳》)和接近皇帝的清要之職視為清官。一度并成為制度,《南齊書·東昏侯紀》記:“詔三品清資官以上應食祿者,有二親或祖父母年登七十,并給現錢。” 2.清朝的官吏。 3.公正廉潔的官吏,又稱循吏、良吏、廉吏.。 4.在壞體制下,做好事的官。 5.能為民請命的人。
【清】:1.潔凈;清澄。與“濁”相對: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敵我。說清道理。3.查點:清倉。4.寂靜:清幽。5.盡;完;一點不留:清除。6.不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
【官】:1.政府機關或軍隊中經過任命的、一定等級以上的公職人員:官員。武官。做官。外交官。2.指屬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官辦。官費。3.公共的;公用的:官道。官廁所。4.姓。5.器官:五官。感官。
因為他是個鐵面無私,剛正不阿的清官,所以百姓非常敬重他。
包拯鐵面無私,是歷史上被人傳頌的清官。
自古清官民贊頌,從來污吏法難容。
腐怕官清官怕腐,廉隨正氣正隨廉。
做“公仆”情系百姓,當“清官”勤廉為本。造 句 網
做一任清官,造一方福澤;貪一分錢財,失一分民心。
只要當一天干部,就要做一天清官。
儲仁遜抄本小說中的清官,除了清正廉明,執法如山之外,都有些市井細民的狡黠手段。
但是,人的理性認識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就是清官聽訟斷獄,實際上也是能審則審,審不明白就裝神弄鬼和求助于刑訊逼供。
盡管在封建社會也有不少"兩袖清風,秉公斷案"的清官,但他們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社會的追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