洨怎么讀 洨的意思

漢字 | 洨 |
---|---|
讀音 |
|
注音 | ㄒㄧㄠˊ |
部首 | [氵] 三點水 |
筆畫 | 總筆畫:9 部外:6 |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D28 |
其它編碼 | 五筆:iuqy|iury 倉頡:eyck 鄭碼:vsoo 四角:30148 |
筆順編碼 | 441413434 |
筆順筆畫 | 丶丶一丶一ノ丶ノ丶 |
筆順名稱 | 點 點 提 點 橫 撇 點 撇 捺 |
洨字的意思
洨河,水名。在河北南部。
洨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洨
xiáo ㄒㄧㄠˊ
◎ 〔洨河〕水名,在中國河北省。
英語 river in Hebei province
法語 rivière Xiao (Hebei)?
洨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洨 Xiáo
〈名〉
(1) 古水名 [Xiao River]
(2) 古洨水,發源于河北省井陘縣,東南流至癭陶(今寧晉縣西南),合于洨水。今名洨河,在寧晉縣與沙河匯合,東南流注滏陽河
(3) 古水名。在安徽省宿縣靈壁一帶。一說即今沱河
洨字的辭典解釋
河川名。源出大陸地區河北省獲鹿縣西南井陘山,向東流經欒城、趙縣,注入寧晉泊。
縣名。漢代設置,約在今大陸地區安徽省靈壁縣南方五十里,許慎曾任縣長。
康熙字典解釋
洨【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下交切《集韻》《韻會》何交切,??音爻。水名。《說文》水出常山石邑井陘,東南入于泜。
又水名,在沛郡。《前漢·地理志》沛郡有洨縣。《註》洨水所出,南入淮。洨音爻。
又斯洨,水名,在冀州。《前漢·地理志》眞定國綿曼縣斯洨水,首受大白渠,東至鄡入河。
又《集韻》居肴切,音交。
又後敎切,音效。義??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洨【卷十一】【水部】
水。出常山石邑井陘,東南入于泜。從水交聲。??國有洨縣。下交反
說文解字注
(洨)洨水。出常山石邑井陘。東南入于泜。于、衍字也。常山郡石邑、見前志。井陘、謂石邑之井陘山也。今直隷正定府獲鹿縣縣西南有石邑城、戰國時趙邑也。前志石邑下曰。井陘山在西。洨水所出。東南至廮陶入泜。井陘縣下應劭注曰。井陘山在南。然則井陘縣在石邑之西。井陘山在石邑西南、井陘縣南也。井陘山之東南則石邑地也。今洨河出獲鹿縣南。東流逕樂城縣西。又南入趙州畍。舊志云。下流至寧晉縣。注於胡盧河。上源四泉交合。故謂之洨也。從水。交聲。下交切。二部。師古曰。音效。又音爻。??國有洨縣。沛國洨、見後志。前志作沛郡洨。凡言有者、皆別於上文之義。應劭云。洨縣、洨水所出。南入淮。是別一洨水也。師古曰。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