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馬渡康王的讀音 泥馬渡康王的意思
辭典解釋泥馬渡康王 ní mǎ dù kāng wáng 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逃亡獲救的故事。構原為金人的人質,后趁機脫逃,倦極而息于崔府君廟,夢見神人,告以金人追騎將至,宜速去,已在門外備馬等候。康王驚醒,門外果有一馬,便躍而南馳,日行七百里。渡河后馬不再往前奔馳,下馬視之,竟然是一匹泥馬。后有「泥馬渡康王」的傳說。見《精忠岳傳.第二○回》。
- 泥
- 馬
- 渡
- 康
- 王
“泥馬渡康王”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ní mǎ dù kāng wáng]
- 漢字注音:
- ㄋㄧˊ ㄇㄚˇ ㄉㄨˋ ㄎㄤ ㄨㄤˊ
- 簡繁字形:
- 泥馬渡康王
- 是否常用:
- 否
“泥馬渡康王”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泥馬渡康王 ní mǎ dù kāng wáng ㄋㄧˊ ㄇㄚˇ ㄉㄨˋ ㄎㄤ ㄨㄤˊ 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逃亡獲救的故事。構原為金人的人質,后趁機脫逃,倦極而息于崔府君廟,夢見神人,告以金人追騎將至,宜速去,已在門外備馬等候。康王驚醒,門外果有一馬,便躍而南馳,日行七百里。渡河后馬不再往前奔馳,下馬視之,竟然是一匹泥馬。后有「泥馬渡康王」的傳說。見《精忠岳傳.第二○回》。
網絡解釋
“泥馬渡康王”的單字解釋
【泥】:[ní]1.土和水混合成的東西。2.像泥的東西:印泥。棗泥。[nì]1.用灰、泥等涂塞:泥墻。泥爐膛。2.死板;不靈活:拘泥。
【馬】:同“馬”。
【渡】:1.由這一岸到那一岸;通過(江河等):橫渡。遠渡重洋。飛渡太平洋。紅軍強渡大渡河。渡過難關。2.載運過河:渡船。請您把我們渡過河去。3.渡口(多用于地名):茅津渡(黃河渡口,在山西)。深渡(新安江渡口,在安徽)。4.姓。
【康】:1.健康:安康。康寧。康樂。康復。2.富足;豐盛:康年(豐年)。小康。3.姓。4.同“糠”。
【王】:[wáng]1.君主;最高統治者:君王。國王。女王。2.封建社會的最高爵位:王爵。親王。王侯。3.首領;頭目:占山為王。擒賊先擒王。4.同類中居首位的或特別大的:蜂王。蟻王。王蛇。花中之王。5.輩分高:王父(祖父)。王母(祖母)。6.最強的:王水。王牌。7.姓。[wàng]古代稱君主有天下:王天下。
“泥馬渡康王”的相關詞語
* 泥馬渡康王的讀音是:ní mǎ dù kāng wáng,泥馬渡康王的意思:辭典解釋泥馬渡康王 ní mǎ dù kāng wáng 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逃亡獲救的故事。構原為金人的人質,后趁機脫逃,倦極而息于崔府君廟,夢見神人,告以金人追騎將至,宜速去,已在門外備馬等候。康王驚醒,門外果有一馬,便躍而南馳,日行七百里。渡河后馬不再往前奔馳,下馬視之,竟然是一匹泥馬。后有「泥馬渡康王」的傳說。見《精忠岳傳.第二○回》。
辭典解釋
泥馬渡康王 ní mǎ dù kāng wáng ㄋㄧˊ ㄇㄚˇ ㄉㄨˋ ㄎㄤ ㄨㄤˊ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逃亡獲救的故事。構原為金人的人質,后趁機脫逃,倦極而息于崔府君廟,夢見神人,告以金人追騎將至,宜速去,已在門外備馬等候。康王驚醒,門外果有一馬,便躍而南馳,日行七百里。渡河后馬不再往前奔馳,下馬視之,竟然是一匹泥馬。后有「泥馬渡康王」的傳說。見《精忠岳傳.第二○回》。
【泥】:[ní]1.土和水混合成的東西。2.像泥的東西:印泥。棗泥。[nì]1.用灰、泥等涂塞:泥墻。泥爐膛。2.死板;不靈活:拘泥。
【馬】:同“馬”。
【渡】:1.由這一岸到那一岸;通過(江河等):橫渡。遠渡重洋。飛渡太平洋。紅軍強渡大渡河。渡過難關。2.載運過河:渡船。請您把我們渡過河去。3.渡口(多用于地名):茅津渡(黃河渡口,在山西)。深渡(新安江渡口,在安徽)。4.姓。
【康】:1.健康:安康。康寧。康樂。康復。2.富足;豐盛:康年(豐年)。小康。3.姓。4.同“糠”。
【王】:[wáng]1.君主;最高統治者:君王。國王。女王。2.封建社會的最高爵位:王爵。親王。王侯。3.首領;頭目:占山為王。擒賊先擒王。4.同類中居首位的或特別大的:蜂王。蟻王。王蛇。花中之王。5.輩分高:王父(祖父)。王母(祖母)。6.最強的:王水。王牌。7.姓。[wàng]古代稱君主有天下: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