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經的讀音 法經的意思
法經 (中國法典)法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封建成文法典,但它并不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在《法經》之前,已經頒布了很多法典,只是不太完善。《法經》成為以后歷代法典的藍本,它的制定者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改革家李悝。 戰國時期各國的變法很多,李悝也在魏國魏文侯的支持下進行變法,推行新政。其中之一就是制定了《法經》。約成書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年)。該書已失傳。據《晉書·刑法志》記載,《法經》分《盜》、《賊》、《網》、《捕》、《雜》、《具》6篇。
- 法
- 經
“法經”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ǎ jīng]
- 漢字注音:
- ㄈㄚˇ ㄐㄧㄥ
- 簡繁字形:
- 法經
- 是否常用:
- 否
“法經”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書名。戰國時李悝編纂的法典。約公元前470年編成。分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法、具法六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較為系統的封建法典。辭典解釋
法經 fǎ jīng ㄈㄚˇ ㄐㄧㄥ 書名。戰國魏李悝撰,六篇,為我國刑法列為專篇之祖,亦為我國最古之法典。相傳商鞅曾得之以相秦君。
德語 Buch der Gesetze (Eig, Werk)?
網絡解釋
法經 (中國法典)
法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封建成文法典,但它并不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在《法經》之前,已經頒布了很多法典,只是不太完善。《法經》成為以后歷代法典的藍本,它的制定者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改革家李悝。 戰國時期各國的變法很多,李悝也在魏國魏文侯的支持下進行變法,推行新政。其中之一就是制定了《法經》。約成書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年)。該書已失傳。據《晉書·刑法志》記載,《法經》分《盜》、《賊》、《網》、《捕》、《雜》、《具》6篇。
“法經”的單字解釋
【法】:1.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受國家強制力保證執行的行為規則的總稱,包括法律、法令、條例、命令、決定等:合法。犯法。變法。軍法。婚姻法。繩之以法。依法治國。2.方法;方式:辦法。用法。土法。加法。這件事沒法兒辦。3.標準;模范;可以仿效的:法帖。法書。取法乎上。4.仿效;效法:師法。法其遺志。5.佛教的道理:佛法。現身說法。6.法術:作法。斗(dòu)法。7.姓。8.指法國:法語。法文。9.法拉的簡稱。一個電容器,充以1庫電量時,電勢升高1伏,電容就是1法。
【經】:同“經”。
“法經”的相關詞語
* 法經的讀音是:fǎ jīng,法經的意思:法經 (中國法典)法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封建成文法典,但它并不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在《法經》之前,已經頒布了很多法典,只是不太完善。《法經》成為以后歷代法典的藍本,它的制定者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改革家李悝。 戰國時期各國的變法很多,李悝也在魏國魏文侯的支持下進行變法,推行新政。其中之一就是制定了《法經》。約成書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年)。該書已失傳。據《晉書·刑法志》記載,《法經》分《盜》、《賊》、《網》、《捕》、《雜》、《具》6篇。
基本解釋
書名。戰國時李悝編纂的法典。約公元前470年編成。分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法、具法六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較為系統的封建法典。辭典解釋
法經 fǎ jīng ㄈㄚˇ ㄐㄧㄥ書名。戰國魏李悝撰,六篇,為我國刑法列為專篇之祖,亦為我國最古之法典。相傳商鞅曾得之以相秦君。
德語 Buch der Gesetze (Eig, Werk)?
法經 (中國法典)
法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封建成文法典,但它并不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在《法經》之前,已經頒布了很多法典,只是不太完善。《法經》成為以后歷代法典的藍本,它的制定者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改革家李悝。 戰國時期各國的變法很多,李悝也在魏國魏文侯的支持下進行變法,推行新政。其中之一就是制定了《法經》。約成書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年)。該書已失傳。據《晉書·刑法志》記載,《法經》分《盜》、《賊》、《網》、《捕》、《雜》、《具》6篇。【法】:1.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受國家強制力保證執行的行為規則的總稱,包括法律、法令、條例、命令、決定等:合法。犯法。變法。軍法。婚姻法。繩之以法。依法治國。2.方法;方式:辦法。用法。土法。加法。這件事沒法兒辦。3.標準;模范;可以仿效的:法帖。法書。取法乎上。4.仿效;效法:師法。法其遺志。5.佛教的道理:佛法。現身說法。6.法術:作法。斗(dòu)法。7.姓。8.指法國:法語。法文。9.法拉的簡稱。一個電容器,充以1庫電量時,電勢升高1伏,電容就是1法。
【經】:同“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