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涌的讀音 沙涌的意思
沙涌 沙涌, 歷史地名。在廣東省鶴山市沙坪鎮東面,西距沙坪鎮5千米。屬沙坪鎮樓沖村委會轄。元末至正年間(1341~1367),古勞羅江盤樓村陳姓遷至西江邊黃寶坑(今九江橋腳),建村在江邊河沙上,且有一河涌經村而過,故名“沙涌”(今存有一座石橋橋碑上刻“沙涌”2字)。后因村近西江,經常有海盜上村打劫,于清末舉村遷至今村址。初有陳、黃、陸3姓,現只有陳姓,由于經常河水暴漲,難于種田。一年只得晚造可以種水稻、花生,故以種桑養蠶、捕魚為生。大部分村民外出做工。1998年,有村民420人。原耕地31.7公頃,于1994年被鶴山市國土局全部征用作建設用地。
- 沙
- 涌
“沙涌”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ā yǒng]
- 漢字注音:
- ㄕㄚ ㄩㄥ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沙涌”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沙涌 shāyǒng
[sand boil] 洪漲期間由于河水被壓至堤防下面,通過透水砂土層,因而形成的從河堤后面的土地涌出的直徑有時可達幾米的泡沸泉
網絡解釋
沙涌
沙涌, 歷史地名。在廣東省鶴山市沙坪鎮東面,西距沙坪鎮5千米。屬沙坪鎮樓沖村委會轄。元末至正年間(1341~1367),古勞羅江盤樓村陳姓遷至西江邊黃寶坑(今九江橋腳),建村在江邊河沙上,且有一河涌經村而過,故名“沙涌”(今存有一座石橋橋碑上刻“沙涌”2字)。后因村近西江,經常有海盜上村打劫,于清末舉村遷至今村址。初有陳、黃、陸3姓,現只有陳姓,由于經常河水暴漲,難于種田。一年只得晚造可以種水稻、花生,故以種桑養蠶、捕魚為生。大部分村民外出做工。1998年,有村民420人。原耕地31.7公頃,于1994年被鶴山市國土局全部征用作建設用地。
“沙涌”的單字解釋
【沙】:[shā]1.細小的石粒:風沙。防沙林。飛沙走石。2.像沙的東西:豆沙。3.姓。4.(嗓音)不清脆,不響亮:沙啞。沙音。5.沙皇:沙俄。[shà]搖動,使東西里的雜物集中,以便清除:把米里的沙子沙一沙。
【涌】:[yǒng]1.水或云氣冒出:淚如泉涌。風起云涌。2.從水或云氣中冒出:雨過天晴,涌出一輪明月。臉上涌起了笑容。3.波峰呈半圓形,波長特別大、波速特別高的海浪。[chōng]河汊(多用于地名):河涌。蝦涌(在廣東)。
“沙涌”的相關詞語
* 沙涌的讀音是:shā yǒng,沙涌的意思:沙涌 沙涌, 歷史地名。在廣東省鶴山市沙坪鎮東面,西距沙坪鎮5千米。屬沙坪鎮樓沖村委會轄。元末至正年間(1341~1367),古勞羅江盤樓村陳姓遷至西江邊黃寶坑(今九江橋腳),建村在江邊河沙上,且有一河涌經村而過,故名“沙涌”(今存有一座石橋橋碑上刻“沙涌”2字)。后因村近西江,經常有海盜上村打劫,于清末舉村遷至今村址。初有陳、黃、陸3姓,現只有陳姓,由于經常河水暴漲,難于種田。一年只得晚造可以種水稻、花生,故以種桑養蠶、捕魚為生。大部分村民外出做工。1998年,有村民420人。原耕地31.7公頃,于1994年被鶴山市國土局全部征用作建設用地。
基本解釋
沙涌 shāyǒng
[sand boil] 洪漲期間由于河水被壓至堤防下面,通過透水砂土層,因而形成的從河堤后面的土地涌出的直徑有時可達幾米的泡沸泉
沙涌
沙涌, 歷史地名。在廣東省鶴山市沙坪鎮東面,西距沙坪鎮5千米。屬沙坪鎮樓沖村委會轄。元末至正年間(1341~1367),古勞羅江盤樓村陳姓遷至西江邊黃寶坑(今九江橋腳),建村在江邊河沙上,且有一河涌經村而過,故名“沙涌”(今存有一座石橋橋碑上刻“沙涌”2字)。后因村近西江,經常有海盜上村打劫,于清末舉村遷至今村址。初有陳、黃、陸3姓,現只有陳姓,由于經常河水暴漲,難于種田。一年只得晚造可以種水稻、花生,故以種桑養蠶、捕魚為生。大部分村民外出做工。1998年,有村民420人。原耕地31.7公頃,于1994年被鶴山市國土局全部征用作建設用地。
【沙】:[shā]1.細小的石粒:風沙。防沙林。飛沙走石。2.像沙的東西:豆沙。3.姓。4.(嗓音)不清脆,不響亮:沙啞。沙音。5.沙皇:沙俄。[shà]搖動,使東西里的雜物集中,以便清除:把米里的沙子沙一沙。
【涌】:[yǒng]1.水或云氣冒出:淚如泉涌。風起云涌。2.從水或云氣中冒出:雨過天晴,涌出一輪明月。臉上涌起了笑容。3.波峰呈半圓形,波長特別大、波速特別高的海浪。[chōng]河汊(多用于地名):河涌。蝦涌(在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