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汴州的讀音 汴州的意思

    汴州 汴(biàn)州,中國古代行政區劃。狹義地講指的是今河南省開封市。 東魏時,以陳留郡(治今陳留鎮)分置梁州(治今開封市西北)、開封郡(治今祥符區)。北齊以開封郡省入陳留郡。北周周宣帝(559年-580年)改梁州為汴州,為汴州得名之始。 隋朝大業二年(606年)廢州,分其地入滎陽郡、梁郡、潁川郡。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置汴州,屬河南道;天寶初,改為陳留郡;乾元初,又改為汴州。興元二年(785年),自宋州徙宣武軍于此。 后唐,復為汴州宣武軍。后晉復都此,曰東京開封府。契丹入汴,降為汴州,尋亦為宣武軍。
    • biàn
    • zhōu

    “汴州”的讀音

    拼音讀音
    [biàn zhōu]
    漢字注音:
    ㄅㄧㄢˋ ㄓㄡ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汴州”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汴州  biàn zhōu  ㄅㄧㄢˋ ㄓㄡ  

    地名。府治即今河南開封縣,本春秋時鄭地,北周時改為汴州。見《讀史方輿記要.卷四七.河南二.開封府》。

    英語 old name of Kaifeng 開封|開封[Kai1 feng1]

    網絡解釋

    汴州

    汴(biàn)州,中國古代行政區劃。狹義地講指的是今河南省開封市。
    東魏時,以陳留郡(治今陳留鎮)分置梁州(治今開封市西北)、開封郡(治今祥符區)。北齊以開封郡省入陳留郡。北周周宣帝(559年-580年)改梁州為汴州,為汴州得名之始。
    隋朝大業二年(606年)廢州,分其地入滎陽郡、梁郡、潁川郡。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置汴州,屬河南道;天寶初,改為陳留郡;乾元初,又改為汴州。興元二年(785年),自宋州徙宣武軍于此。
    后唐,復為汴州宣武軍。后晉復都此,曰東京開封府。契丹入汴,降為汴州,尋亦為宣武軍。

    “汴州”的單字解釋

    】:1.河南開封的別稱。2.姓。
    】:1.舊時行政區劃單位。現在有的地方還保留這樣的名稱,如杭州、蘇州。2.指少數民族的自治州。在省或自治區之下,縣之上。

    “汴州”的相關詞語

    * 汴州的讀音是:biàn zhōu,汴州的意思:汴州 汴(biàn)州,中國古代行政區劃。狹義地講指的是今河南省開封市。 東魏時,以陳留郡(治今陳留鎮)分置梁州(治今開封市西北)、開封郡(治今祥符區)。北齊以開封郡省入陳留郡。北周周宣帝(559年-580年)改梁州為汴州,為汴州得名之始。 隋朝大業二年(606年)廢州,分其地入滎陽郡、梁郡、潁川郡。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置汴州,屬河南道;天寶初,改為陳留郡;乾元初,又改為汴州。興元二年(785年),自宋州徙宣武軍于此。 后唐,復為汴州宣武軍。后晉復都此,曰東京開封府。契丹入汴,降為汴州,尋亦為宣武軍。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