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冢書的讀音 汲冢書的意思
汲冢書 西晉武帝時,在汲郡(今河南汲縣)的一座戰國古墓中發現并出土的一批竹簡古書。 關于竹簡出土的具體時間,傳世文獻中總共記有咸寧五年(即公元279年。見《晉書·武帝紀》 )、太康元年(280年。《春秋左傳集解·后序》)、太康二年(《晉書·束皙傳》)及太康八年(《尚書·咸有一德正義》)等四種說法。
- 汲
- 冢
- 書
“汲冢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í zhǒng shū]
- 漢字注音:
- ㄐㄧˊ ㄓㄨㄥˇ ㄕㄨ
- 簡繁字形:
- 汲冢書
- 是否常用:
- 否
“汲冢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晉太康二年,汲郡人不準盜發魏襄王墓(或言安厘王冢)所得的數十車竹書。內有《紀年》﹑《易經》﹑《易繇陰陽卦》﹑《卦下易經》﹑《公孫段》﹑《國語》﹑《名》﹑《師春》﹑《瑣語》﹑《梁丘藏》﹑《繳書》﹑《生封》﹑《大歷》﹑《穆天子傳》﹑《圖詩》﹑及雜書《周食田法》﹑《周書》﹑《論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等,共計七十五篇。竹書皆先秦科斗字。晉武帝命荀勖撰次,以為《中經》。原簡早已不傳。參閱《晉書.束晰傳》﹑《荀勖傳》。
網絡解釋
汲冢書
西晉武帝時,在汲郡(今河南汲縣)的一座戰國古墓中發現并出土的一批竹簡古書。
關于竹簡出土的具體時間,傳世文獻中總共記有咸寧五年(即公元279年。見《晉書·武帝紀》 )、太康元年(280年。《春秋左傳集解·后序》)、太康二年(《晉書·束皙傳》)及太康八年(《尚書·咸有一德正義》)等四種說法。
“汲冢書”的單字解釋
【汲】:1.從下往上打水:從井里汲水。2.姓。
【冢】:1.墳墓:古冢。2.山頂。
【書】:1.寫字;記錄;書寫:書法。大書特書。振筆直書。2.字體:楷書。隸書。3.裝訂成冊的著作:一本書。一部書。一套書。叢書。新書。古書。書店。4.書信:家書。書札。5.文件:證書。保證書。說明書。挑戰書。白皮書。6.姓。
“汲冢書”的相關詞語
* 汲冢書的讀音是:jí zhǒng shū,汲冢書的意思:汲冢書 西晉武帝時,在汲郡(今河南汲縣)的一座戰國古墓中發現并出土的一批竹簡古書。 關于竹簡出土的具體時間,傳世文獻中總共記有咸寧五年(即公元279年。見《晉書·武帝紀》 )、太康元年(280年。《春秋左傳集解·后序》)、太康二年(《晉書·束皙傳》)及太康八年(《尚書·咸有一德正義》)等四種說法。
基本解釋
晉太康二年,汲郡人不準盜發魏襄王墓(或言安厘王冢)所得的數十車竹書。內有《紀年》﹑《易經》﹑《易繇陰陽卦》﹑《卦下易經》﹑《公孫段》﹑《國語》﹑《名》﹑《師春》﹑《瑣語》﹑《梁丘藏》﹑《繳書》﹑《生封》﹑《大歷》﹑《穆天子傳》﹑《圖詩》﹑及雜書《周食田法》﹑《周書》﹑《論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等,共計七十五篇。竹書皆先秦科斗字。晉武帝命荀勖撰次,以為《中經》。原簡早已不傳。參閱《晉書.束晰傳》﹑《荀勖傳》。汲冢書
西晉武帝時,在汲郡(今河南汲縣)的一座戰國古墓中發現并出土的一批竹簡古書。關于竹簡出土的具體時間,傳世文獻中總共記有咸寧五年(即公元279年。見《晉書·武帝紀》 )、太康元年(280年。《春秋左傳集解·后序》)、太康二年(《晉書·束皙傳》)及太康八年(《尚書·咸有一德正義》)等四種說法。
【汲】:1.從下往上打水:從井里汲水。2.姓。
【冢】:1.墳墓:古冢。2.山頂。
【書】:1.寫字;記錄;書寫:書法。大書特書。振筆直書。2.字體:楷書。隸書。3.裝訂成冊的著作:一本書。一部書。一套書。叢書。新書。古書。書店。4.書信:家書。書札。5.文件:證書。保證書。說明書。挑戰書。白皮書。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