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傅的讀音 漢傅的意思
漢傅 hàn fù 漢傅 漢 賈誼 曾為 長沙王 太傅,故稱“ 漢 傅”。《湘山野錄》卷上引 宋 種放 《瀟湘感事》詩:“ 漢 傅有才終去國, 楚 臣無罪亦沉沙。” 清 許宗衡 《玉井山館筆記》:“乞骸以去,敢希 漢 傅之高風;鼓腹而嬉,愿遂 堯 民之至樂。”
- 漢
- 傅
“漢傅”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àn fù]
- 漢字注音:
- ㄏㄢˋ ㄈㄨˋ
- 簡繁字形:
- 漢傅
- 是否常用:
- 否
“漢傅”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漢賈誼曾為長沙王太傅,故稱"漢傅"。
網絡解釋
漢傅
hàn fù ㄏㄢˋ ㄈㄨˋ
漢傅
漢 賈誼 曾為 長沙王 太傅,故稱“ 漢 傅”。《湘山野錄》卷上引 宋 種放 《瀟湘感事》詩:“ 漢 傅有才終去國, 楚 臣無罪亦沉沙。” 清 許宗衡 《玉井山館筆記》:“乞骸以去,敢希 漢 傅之高風;鼓腹而嬉,愿遂 堯 民之至樂。”
“漢傅”的單字解釋
【漢】:1.漢水:江淮河漢。2.漢族:漢語。3.天河;銀河:銀漢。4.成年男人:老漢。好漢。5.朝代名。1.(前202—220)。劉邦滅秦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公元8年王莽代漢稱帝,國號新(8—23)。自劉邦稱漢王起,包括“新”,史稱前漢或西漢。公元25年劉秀重建漢朝,建都洛陽,史稱后漢或東漢。為曹魏所滅。西漢、東漢合稱兩漢。2.三國之一(221—263)。劉備建立。在今川、云、貴、渝及陜西南部。建都成都,國號漢,史稱蜀漢或蜀。為曹魏所滅。3.五代之一(947—950)。沙陀族劉知遠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史稱后漢。為后周所滅。4.十國之一(917—971)。劉?(yǎn)建立。建都廣州,國號大越,次年改“漢”,史稱南漢。為北宋所滅。5.十國之一(951—979)。劉旻(mín)建立。建都太原,國號漢,史稱北漢。為北宋所滅。
【傅】:1.輔助;教導。2.負責教導或傳授技藝的人:師傅。3.姓(近年也有俗寫作付的)。4.附著;加上:皮之不存,毛將安傅?5.涂抹;搽:傅粉。
“漢傅”的相關詞語
* 漢傅的讀音是:hàn fù,漢傅的意思:漢傅 hàn fù 漢傅 漢 賈誼 曾為 長沙王 太傅,故稱“ 漢 傅”。《湘山野錄》卷上引 宋 種放 《瀟湘感事》詩:“ 漢 傅有才終去國, 楚 臣無罪亦沉沙。” 清 許宗衡 《玉井山館筆記》:“乞骸以去,敢希 漢 傅之高風;鼓腹而嬉,愿遂 堯 民之至樂。”
基本解釋
漢賈誼曾為長沙王太傅,故稱"漢傅"。漢傅
hàn fù ㄏㄢˋ ㄈㄨˋ漢傅
漢 賈誼 曾為 長沙王 太傅,故稱“ 漢 傅”。《湘山野錄》卷上引 宋 種放 《瀟湘感事》詩:“ 漢 傅有才終去國, 楚 臣無罪亦沉沙。” 清 許宗衡 《玉井山館筆記》:“乞骸以去,敢希 漢 傅之高風;鼓腹而嬉,愿遂 堯 民之至樂。”
【漢】:1.漢水:江淮河漢。2.漢族:漢語。3.天河;銀河:銀漢。4.成年男人:老漢。好漢。5.朝代名。1.(前202—220)。劉邦滅秦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公元8年王莽代漢稱帝,國號新(8—23)。自劉邦稱漢王起,包括“新”,史稱前漢或西漢。公元25年劉秀重建漢朝,建都洛陽,史稱后漢或東漢。為曹魏所滅。西漢、東漢合稱兩漢。2.三國之一(221—263)。劉備建立。在今川、云、貴、渝及陜西南部。建都成都,國號漢,史稱蜀漢或蜀。為曹魏所滅。3.五代之一(947—950)。沙陀族劉知遠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史稱后漢。為后周所滅。4.十國之一(917—971)。劉?(yǎn)建立。建都廣州,國號大越,次年改“漢”,史稱南漢。為北宋所滅。5.十國之一(951—979)。劉旻(mín)建立。建都太原,國號漢,史稱北漢。為北宋所滅。
【傅】:1.輔助;教導。2.負責教導或傳授技藝的人:師傅。3.姓(近年也有俗寫作付的)。4.附著;加上:皮之不存,毛將安傅?5.涂抹;搽:傅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