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的讀音 水經注的意思
水經注 (水經注)《水經注》是古代中國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酈道元。 《水經注》因注《水經》而得名,《水經》一書約一萬余字,《唐六典·注》說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經注》看似為《水經》之注,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由于書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獻中很多散失了,所以《水經注》保存了許多資料,對研究中國古代的歷史、地理有很多的參考價值。
- 水
- 經
- 注
“水經注”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uǐ jīng zhù]
- 漢字注音:
- ㄕㄨㄟˇ ㄐㄧㄥ ㄓㄨˋ
- 簡繁字形:
- 水經注
- 是否常用:
- 否
“水經注”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水經注 Shuǐjīngzhù
[Shui Jing Zhu (Commentary on the Waterways Classic)] 中國古代地理名著。北魏酈道元(公元466?—527)著。《水經》是一部記述河道水系的著作,記河流水道137條。酈道元的注中增補到1252條,注文相當于原書的20倍。全書40卷,每條水道均窮其源流,并詳細記述河流所經山川、城鎮、歷史古跡、風土人情的種種情況。《水經注》是公元6世紀前中國最全面系統的綜合性地理專著。注文不僅精確,而且文字絢爛優美,描繪山水風景生動傳神,有較高的文學價值。與南朝裴松之的《三國志注》、唐李善的《文選注》合稱中國古籍的三大名注
辭典解釋
水經注 shuǐ jīng zhù ㄕㄨㄟˇ ㄐㄧㄥ ㄓㄨˋ 書名。北魏酈道元撰,四十卷。為水經的注本,內容以水經一百三十七條水道為經,以記述地理、人物、古跡、景貌為緯,詳述其支流至一千二百五十二條,文字比水經原書多出二十倍。對于山川景物描寫生動,文辭雋美,為一部兼具地理及文學價值的著作。
網絡解釋
水經注 (水經注)
《水經注》是古代中國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酈道元。
《水經注》因注《水經》而得名,《水經》一書約一萬余字,《唐六典·注》說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經注》看似為《水經》之注,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由于書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獻中很多散失了,所以《水經注》保存了許多資料,對研究中國古代的歷史、地理有很多的參考價值。
“水經注”的單字解釋
【水】:1.最簡單的氫氧化合物,化學式H2O。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在標準大氣壓(101325帕)下,冰點0℃,沸點100℃,4℃時密度最大,為1克/毫升。2.河流:漢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陸交通。水旱碼頭。水上人家。4.(水兒)稀的汁:墨水。藥水。甘蔗的水兒很甜。5.指附加的費用或額外的收入:貼水。匯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數:這衣裳洗幾水也不變色。7.姓。
【經】:同“經”。
【注】:1.灌入:注入。注射。2.(精神、力量)集中:注視。注意。3.用文字解釋字句:注解。批注。4.用來解釋字句的文字:附注。腳注。5.記載;登記:注冊。注銷。6.舊時賭博所下的錢:賭注。孤注一擲。
“水經注”的相關詞語
* 水經注的讀音是:shuǐ jīng zhù,水經注的意思:水經注 (水經注)《水經注》是古代中國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酈道元。 《水經注》因注《水經》而得名,《水經》一書約一萬余字,《唐六典·注》說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經注》看似為《水經》之注,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由于書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獻中很多散失了,所以《水經注》保存了許多資料,對研究中國古代的歷史、地理有很多的參考價值。
基本解釋
水經注 Shuǐjīngzhù
[Shui Jing Zhu (Commentary on the Waterways Classic)] 中國古代地理名著。北魏酈道元(公元466?—527)著。《水經》是一部記述河道水系的著作,記河流水道137條。酈道元的注中增補到1252條,注文相當于原書的20倍。全書40卷,每條水道均窮其源流,并詳細記述河流所經山川、城鎮、歷史古跡、風土人情的種種情況。《水經注》是公元6世紀前中國最全面系統的綜合性地理專著。注文不僅精確,而且文字絢爛優美,描繪山水風景生動傳神,有較高的文學價值。與南朝裴松之的《三國志注》、唐李善的《文選注》合稱中國古籍的三大名注
辭典解釋
水經注 shuǐ jīng zhù ㄕㄨㄟˇ ㄐㄧㄥ ㄓㄨˋ書名。北魏酈道元撰,四十卷。為水經的注本,內容以水經一百三十七條水道為經,以記述地理、人物、古跡、景貌為緯,詳述其支流至一千二百五十二條,文字比水經原書多出二十倍。對于山川景物描寫生動,文辭雋美,為一部兼具地理及文學價值的著作。
水經注 (水經注)
《水經注》是古代中國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酈道元。《水經注》因注《水經》而得名,《水經》一書約一萬余字,《唐六典·注》說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經注》看似為《水經》之注,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由于書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獻中很多散失了,所以《水經注》保存了許多資料,對研究中國古代的歷史、地理有很多的參考價值。
【水】:1.最簡單的氫氧化合物,化學式H2O。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在標準大氣壓(101325帕)下,冰點0℃,沸點100℃,4℃時密度最大,為1克/毫升。2.河流:漢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陸交通。水旱碼頭。水上人家。4.(水兒)稀的汁:墨水。藥水。甘蔗的水兒很甜。5.指附加的費用或額外的收入:貼水。匯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數:這衣裳洗幾水也不變色。7.姓。
【經】:同“經”。
【注】:1.灌入:注入。注射。2.(精神、力量)集中:注視。注意。3.用文字解釋字句:注解。批注。4.用來解釋字句的文字:附注。腳注。5.記載;登記:注冊。注銷。6.舊時賭博所下的錢:賭注。孤注一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