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踰霄漢的讀音 氣踰霄漢的意思
氣踰霄漢【解釋】正氣昂揚,直沖云天。形容魄力、勇氣非常大。霄漢,云霄和銀河。《南史·齊紀上·高帝》:“公受命宗祊,精貫朝日,擁節和門,氣踰霄漢, 破釜 之捷,斬馘蔽野, 右梁 之戰,禽其渠帥,保境全人, 江陽 即序,此又公之功也。”
- 氣
- 踰
- 霄
- 漢
“氣踰霄漢”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ì yú xiāo hàn]
- 漢字注音:
- ㄑㄧˋ ㄩˊ ㄒㄧㄠ ㄏㄢˋ
- 簡繁字形:
- 氣踰霄漢
- 是否常用:
- 否
“氣踰霄漢”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正氣昂揚﹐直沖云天。形容魄力﹑勇氣非常大。霄漢﹐云霄和銀河。 辭典解釋
氣逾霄漢 qì yú xiāo hàn ㄑㄧˋ ㄩˊ ㄒㄧㄠ ㄏㄢˋ 霄漢,云霄和銀河。氣逾霄漢形容氣勢高壯,直沖云天。《南史.卷四.齊高帝本紀》:「公受命宗祊,精貫朝日,擁節和門,氣逾霄漢。」也作「氣凌霄漢」。
網絡解釋
氣踰霄漢
【解釋】正氣昂揚,直沖云天。形容魄力、勇氣非常大。霄漢,云霄和銀河。《南史·齊紀上·高帝》:“公受命宗祊,精貫朝日,擁節和門,氣踰霄漢, 破釜 之捷,斬馘蔽野, 右梁 之戰,禽其渠帥,保境全人, 江陽 即序,此又公之功也。”
“氣踰霄漢”的單字解釋
【氣】:1.沒有一定的形狀、體積,能自由散布的物體:氣體。2.呼吸:沒氣了。氣厥。氣促。氣息。一氣呵成。3.自然界寒、曖、陰、晴等現象:氣候。氣溫。氣象。4.鼻子聞到的味:氣味。臭氣。5.人的精神狀態:氣概。氣節。氣魄。氣派。氣餒。6.怒,或使人發怒:不要氣我了。氣惱。氣盛(shèng)。忍氣吞聲。7.欺壓:受氣。8.中醫指能使人體器官發揮機能的動力:氣功。氣血。氣虛。9.中醫指某種癥象:痰氣。濕氣。10.景象:和氣。氣氛。氣韻(文章或書法繪畫的意境或韻味)。
【霄】:云;天空:重霄。云霄。九霄云外。
【漢】:1.漢水:江淮河漢。2.漢族:漢語。3.天河;銀河:銀漢。4.成年男人:老漢。好漢。5.朝代名。1.(前202—220)。劉邦滅秦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公元8年王莽代漢稱帝,國號新(8—23)。自劉邦稱漢王起,包括“新”,史稱前漢或西漢。公元25年劉秀重建漢朝,建都洛陽,史稱后漢或東漢。為曹魏所滅。西漢、東漢合稱兩漢。2.三國之一(221—263)。劉備建立。在今川、云、貴、渝及陜西南部。建都成都,國號漢,史稱蜀漢或蜀。為曹魏所滅。3.五代之一(947—950)。沙陀族劉知遠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史稱后漢。為后周所滅。4.十國之一(917—971)。劉?(yǎn)建立。建都廣州,國號大越,次年改“漢”,史稱南漢。為北宋所滅。5.十國之一(951—979)。劉旻(mín)建立。建都太原,國號漢,史稱北漢。為北宋所滅。
“氣踰霄漢”的相關詞語
* 氣踰霄漢的讀音是:qì yú xiāo hàn,氣踰霄漢的意思:氣踰霄漢【解釋】正氣昂揚,直沖云天。形容魄力、勇氣非常大。霄漢,云霄和銀河。《南史·齊紀上·高帝》:“公受命宗祊,精貫朝日,擁節和門,氣踰霄漢, 破釜 之捷,斬馘蔽野, 右梁 之戰,禽其渠帥,保境全人, 江陽 即序,此又公之功也。”
基本解釋
1.正氣昂揚﹐直沖云天。形容魄力﹑勇氣非常大。霄漢﹐云霄和銀河。辭典解釋
氣逾霄漢 qì yú xiāo hàn ㄑㄧˋ ㄩˊ ㄒㄧㄠ ㄏㄢˋ霄漢,云霄和銀河。氣逾霄漢形容氣勢高壯,直沖云天。《南史.卷四.齊高帝本紀》:「公受命宗祊,精貫朝日,擁節和門,氣逾霄漢。」也作「氣凌霄漢」。
氣踰霄漢
【解釋】正氣昂揚,直沖云天。形容魄力、勇氣非常大。霄漢,云霄和銀河。《南史·齊紀上·高帝》:“公受命宗祊,精貫朝日,擁節和門,氣踰霄漢, 破釜 之捷,斬馘蔽野, 右梁 之戰,禽其渠帥,保境全人, 江陽 即序,此又公之功也。”
【氣】:1.沒有一定的形狀、體積,能自由散布的物體:氣體。2.呼吸:沒氣了。氣厥。氣促。氣息。一氣呵成。3.自然界寒、曖、陰、晴等現象:氣候。氣溫。氣象。4.鼻子聞到的味:氣味。臭氣。5.人的精神狀態:氣概。氣節。氣魄。氣派。氣餒。6.怒,或使人發怒:不要氣我了。氣惱。氣盛(shèng)。忍氣吞聲。7.欺壓:受氣。8.中醫指能使人體器官發揮機能的動力:氣功。氣血。氣虛。9.中醫指某種癥象:痰氣。濕氣。10.景象:和氣。氣氛。氣韻(文章或書法繪畫的意境或韻味)。
【霄】:云;天空:重霄。云霄。九霄云外。
【漢】:1.漢水:江淮河漢。2.漢族:漢語。3.天河;銀河:銀漢。4.成年男人:老漢。好漢。5.朝代名。1.(前202—220)。劉邦滅秦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公元8年王莽代漢稱帝,國號新(8—23)。自劉邦稱漢王起,包括“新”,史稱前漢或西漢。公元25年劉秀重建漢朝,建都洛陽,史稱后漢或東漢。為曹魏所滅。西漢、東漢合稱兩漢。2.三國之一(221—263)。劉備建立。在今川、云、貴、渝及陜西南部。建都成都,國號漢,史稱蜀漢或蜀。為曹魏所滅。3.五代之一(947—950)。沙陀族劉知遠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史稱后漢。為后周所滅。4.十國之一(917—971)。劉?(yǎn)建立。建都廣州,國號大越,次年改“漢”,史稱南漢。為北宋所滅。5.十國之一(951—979)。劉旻(mín)建立。建都太原,國號漢,史稱北漢。為北宋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