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毫無二致的讀音 毫無二致的意思

    【解釋】二致:兩樣。絲毫沒有什么兩樣。指完全一樣。【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九回:“佘道臺見了這副神氣,更覺得同花小紅一式一樣,毫無二致。”【示例】那時候的文體的變革和近代的文學革命,由文言文改為白話文的,實在是~。 ◎郭沫若《屈原研究》【近義詞】一模一樣【反義詞】天差地別【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指完全一樣
    • háo
    • èr
    • zhì

    “毫無二致”的讀音

    拼音讀音
    [háo wú èr zhì]
    漢字注音:
    ㄏㄠˊ ㄨˊ ㄦˋ ㄓˋ
    簡繁字形:
    毫無二致
    是否常用:

    “毫無二致”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毫無二致 háowú-èrzhì

    [just the same;identical] 沒有一點兩樣。形容完全一樣

    佘道臺見了這副神氣,更覺得同 花小紅一式一樣,毫無二致。——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辭典解釋

    毫無二致  háo wú èr zhì   ㄏㄠˊ ㄨˊ ㄦˋ ㄓˋ  

    絲毫不差,完全相同。
    《官場現形記.第二九回》:「余道臺見了這副神氣,更覺得同花小紅一式一樣,毫無二致。」

    反義詞

    天壤之別

    英語 there cannot be another one like it

    網絡解釋

    【解釋】二致:兩樣。絲毫沒有什么兩樣。指完全一樣。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九回:“佘道臺見了這副神氣,更覺得同花小紅一式一樣,毫無二致。”

    【示例】那時候的文體的變革和近代的文學革命,由文言文改為白話文的,實在是~。 ◎郭沫若《屈原研究》

    【近義詞】一模一樣

    【反義詞】天差地別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指完全一樣

    “毫無二致”的單字解釋

    】:1.細長而尖的毛:狼毫筆。羊毫筆。2.指毛筆:揮毫。3.秤或戥子上用手提的繩:頭毫。二毫。4.一點兒(只用于否定式):毫不足怪。毫無頭緒。5.(某些計量單位的)千分之一:毫米。毫升。毫克。6.計量單位名稱。a)長度,10絲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b)質量或重量,10絲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7.貨幣單位,即角。
    】:同“”。
    】:1.數目。一加一的和。2.序數:一窮二白。3.兩樣:不二價。
    】:1.給予;向對方表示(禮節、情意等):致函。致電。致歡迎詞。向大會致熱烈的祝賀。2.集中(力量、意志等)于某個方面:致力。專心致志。3.達到;實現:致富。學以致用。4.招致;引起:致病。致癌。致殘。5.以致:致使。由于粗心大意,致將地址寫錯。6.姓。7.情趣:興致。景致。別致。有致。毫無二致。8.精密;精細:細致。精致。工致。

    “毫無二致”的相關詞語

    * 毫無二致的讀音是:háo wú èr zhì,毫無二致的意思:【解釋】二致:兩樣。絲毫沒有什么兩樣。指完全一樣。【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九回:“佘道臺見了這副神氣,更覺得同花小紅一式一樣,毫無二致。”【示例】那時候的文體的變革和近代的文學革命,由文言文改為白話文的,實在是~。 ◎郭沫若《屈原研究》【近義詞】一模一樣【反義詞】天差地別【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指完全一樣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