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詩的讀音 毛詩的意思
毛詩 毛詩,指西漢時,魯國毛亨和趙國毛萇所輯和注的古文《詩》,也就是現在流行于世的《詩經》。 《詩經》作為中國文學史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毛詩每一篇下都有小序,以介紹本篇內容、意旨等。而全書第一篇《關雎》下,除有小序外,另有一篇總序,稱為《詩大序》,是古代中國詩論的第一篇專著。 東漢經學家鄭玄曾為《毛傳》作“箋”,至唐代孔穎達作《毛詩正義》。
- 毛
- 詩
“毛詩”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áo shī]
- 漢字注音:
- ㄇㄠˊ ㄕ
- 簡繁字形:
- 毛詩
- 是否常用:
- 否
“毛詩”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相傳為西漢初毛亨、毛萇開創解說《詩經》含義的學派,屬古文學派。漢代流傳于民間,東漢經學家鄭玄曾為《毛傳》作《箋》。后三家詩亡佚,至唐代,《毛傳》和《鄭箋》成為官方承認的《詩經》注釋依據,受到后世推崇。《毛詩》現已成為《詩經》的代稱。辭典解釋
毛詩 máo shī ㄇㄠˊ ㄕ 今本《詩經》,為毛亨傳。《詩經》在漢代有齊、魯、韓、毛四家之學,獨存毛詩,流傳至今。
《幼學瓊林.卷四.文事類》:「二毛曾注詩經,故曰毛詩。」
近義詞
詩經
網絡解釋
毛詩
毛詩,指西漢時,魯國毛亨和趙國毛萇所輯和注的古文《詩》,也就是現在流行于世的《詩經》。
《詩經》作為中國文學史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毛詩每一篇下都有小序,以介紹本篇內容、意旨等。而全書第一篇《關雎》下,除有小序外,另有一篇總序,稱為《詩大序》,是古代中國詩論的第一篇專著。
東漢經學家鄭玄曾為《毛傳》作“箋”,至唐代孔穎達作《毛詩正義》。
“毛詩”的單字解釋
【毛】:1.動植物的皮上所生的絲狀物;鳥類的羽毛:羊毛。雞毛。枇杷樹葉子上有許多細毛。2.東西上長的霉:饅頭放久了就要長毛。3.粗糙;還沒有加工的:毛坯。毛鐵。4.不純凈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賊(小偷兒)。7.指貨幣貶值:錢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細致:毛手毛腳。毛頭毛腦。10.驚慌:心里有點兒毛。這下可把他嚇毛了。11.發怒;發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虧。12.一圓的十分之一;角。
【詩】:同“詩”。
“毛詩”的相關詞語
* 毛詩的讀音是:máo shī,毛詩的意思:毛詩 毛詩,指西漢時,魯國毛亨和趙國毛萇所輯和注的古文《詩》,也就是現在流行于世的《詩經》。 《詩經》作為中國文學史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毛詩每一篇下都有小序,以介紹本篇內容、意旨等。而全書第一篇《關雎》下,除有小序外,另有一篇總序,稱為《詩大序》,是古代中國詩論的第一篇專著。 東漢經學家鄭玄曾為《毛傳》作“箋”,至唐代孔穎達作《毛詩正義》。
基本解釋
相傳為西漢初毛亨、毛萇開創解說《詩經》含義的學派,屬古文學派。漢代流傳于民間,東漢經學家鄭玄曾為《毛傳》作《箋》。后三家詩亡佚,至唐代,《毛傳》和《鄭箋》成為官方承認的《詩經》注釋依據,受到后世推崇。《毛詩》現已成為《詩經》的代稱。辭典解釋
毛詩 máo shī ㄇㄠˊ ㄕ今本《詩經》,為毛亨傳。《詩經》在漢代有齊、魯、韓、毛四家之學,獨存毛詩,流傳至今。
《幼學瓊林.卷四.文事類》:「二毛曾注詩經,故曰毛詩。」
近義詞
詩經毛詩
毛詩,指西漢時,魯國毛亨和趙國毛萇所輯和注的古文《詩》,也就是現在流行于世的《詩經》。《詩經》作為中國文學史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毛詩每一篇下都有小序,以介紹本篇內容、意旨等。而全書第一篇《關雎》下,除有小序外,另有一篇總序,稱為《詩大序》,是古代中國詩論的第一篇專著。
東漢經學家鄭玄曾為《毛傳》作“箋”,至唐代孔穎達作《毛詩正義》。
【毛】:1.動植物的皮上所生的絲狀物;鳥類的羽毛:羊毛。雞毛。枇杷樹葉子上有許多細毛。2.東西上長的霉:饅頭放久了就要長毛。3.粗糙;還沒有加工的:毛坯。毛鐵。4.不純凈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賊(小偷兒)。7.指貨幣貶值:錢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細致:毛手毛腳。毛頭毛腦。10.驚慌:心里有點兒毛。這下可把他嚇毛了。11.發怒;發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虧。12.一圓的十分之一;角。
【詩】: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