斃傷的讀音 斃傷的意思
斃傷 斃傷,漢語詞匯,指斃者,致死也;“斃傷”自然就是“死傷”的意思。
- 斃
- 傷
“斃傷”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ì shāng]
- 漢字注音:
- ㄅㄧˋ ㄕㄤ
- 簡繁字形:
- 斃傷
- 是否常用:
- 是
“斃傷”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斃傷 bìshāng
[kill and wound] 擊斃和打傷
這一役共斃傷日軍三千余人
網絡解釋
斃傷
斃傷,漢語詞匯,指斃者,致死也;“斃傷”自然就是“死傷”的意思。
“斃傷”的單字解釋
【斃】:1.死(用于人時多含貶義):斃命。擊斃。牲畜倒斃。2.槍斃:昨天斃了一個搶劫殺人犯。3.仆倒:多行不義必自斃。
【傷】:1.人體或其他物體受到的損壞:作戰負傷。探傷儀。2.損害:傷筋動骨。傷感情。3.因故得病:傷風。傷寒。傷食。4.悲哀:傷心。悲傷。5.妨礙:無傷大體。
“斃傷”的相關詞語
“斃傷”造句
在這次戰役中,我軍斃傷敵方200余人.
在這個陣地上,他們共斃傷敵300多人.
在2年多的作戰中,60軍共斃傷俘敵54000余人,繳獲各種火炮180余門,各種槍支6200余支。
神頭嶺伏擊戰八路軍宣布斃傷俘敵1500余人,斃傷和俘獲騾馬600余匹,繳獲各種槍支550余枝,擊毀敵汽車百余輛。
在此期間,沁源民兵共作戰2700多次,斃傷俘敵4250多名,涌現出了民兵殺敵英雄100多人,爆破能手200多人,沁源縣獲得了民兵對敵斗爭“模范縣”。
整個二次戰役中,38軍獨自斃傷俘敵11000。
多于上述四戰役所斃傷敵軍的總和。
此役中,日軍以僅以傷亡約1萬人的代價,共斃傷俘英軍14萬人,擊敗英軍遠東最強大的集團,并攻占東南亞重要地區。
以兩名輕傷的代價消滅斃傷敵軍113人,繳獲德造毛瑟百余枝,子彈五千多發。
晉察冀1938年秋季反圍攻:斃傷日偽軍5200余人。
* 斃傷的讀音是:bì shāng,斃傷的意思:斃傷 斃傷,漢語詞匯,指斃者,致死也;“斃傷”自然就是“死傷”的意思。
基本解釋
斃傷 bìshāng
[kill and wound] 擊斃和打傷
這一役共斃傷日軍三千余人
斃傷
斃傷,漢語詞匯,指斃者,致死也;“斃傷”自然就是“死傷”的意思。
【斃】:1.死(用于人時多含貶義):斃命。擊斃。牲畜倒斃。2.槍斃:昨天斃了一個搶劫殺人犯。3.仆倒:多行不義必自斃。
【傷】:1.人體或其他物體受到的損壞:作戰負傷。探傷儀。2.損害:傷筋動骨。傷感情。3.因故得病:傷風。傷寒。傷食。4.悲哀:傷心。悲傷。5.妨礙:無傷大體。
在這次戰役中,我軍斃傷敵方200余人.
在這個陣地上,他們共斃傷敵300多人.
在2年多的作戰中,60軍共斃傷俘敵54000余人,繳獲各種火炮180余門,各種槍支6200余支。
神頭嶺伏擊戰八路軍宣布斃傷俘敵1500余人,斃傷和俘獲騾馬600余匹,繳獲各種槍支550余枝,擊毀敵汽車百余輛。
在此期間,沁源民兵共作戰2700多次,斃傷俘敵4250多名,涌現出了民兵殺敵英雄100多人,爆破能手200多人,沁源縣獲得了民兵對敵斗爭“模范縣”。
整個二次戰役中,38軍獨自斃傷俘敵11000。
多于上述四戰役所斃傷敵軍的總和。
此役中,日軍以僅以傷亡約1萬人的代價,共斃傷俘英軍14萬人,擊敗英軍遠東最強大的集團,并攻占東南亞重要地區。
以兩名輕傷的代價消滅斃傷敵軍113人,繳獲德造毛瑟百余枝,子彈五千多發。
晉察冀1938年秋季反圍攻:斃傷日偽軍52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