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物醜類的讀音 比物醜類的意思
【解釋】指連綴同類事物,進行排比歸納。【出處】《禮記·學記》:“古之學者,比物丑類。”鄭玄注:“以事相況而為之。丑,猶比也。”【示例】則知三代語言,漢人猶難遍識,愿學者‘~’以求之。 ◎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十
- 比
- 物
- 醜
- 類
“比物醜類”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ǐ wù chǒu lèi]
- 漢字注音:
- ㄅㄧˇ ㄨˋ ㄔㄡˇ ㄌㄟˋ
- 簡繁字形:
- 比物丑類
- 是否常用:
- 否
“比物醜類”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謂連綴同類事物,進行排比歸納。
網絡解釋
【解釋】指連綴同類事物,進行排比歸納。
【出處】《禮記·學記》:“古之學者,比物丑類。”鄭玄注:“以事相況而為之。丑,猶比也。”
【示例】則知三代語言,漢人猶難遍識,愿學者‘~’以求之。 ◎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十
“比物醜類”的單字解釋
【比】:1.比較;較量:比干勁。學先進,比先進。2.能夠相比:近鄰比親。堅比金石。演講不比自言自語。3.比畫:連說帶比。4.對著;向著:別拿槍比著人,小心走火。5.仿照:比著葫蘆畫瓢(比喻模仿著做事)。6.比方;比喻:人們常把聰明的人比做諸葛亮。7.兩個同類量之間的倍數關系,叫做它們的比,其中一數是另一數的幾倍或幾分之幾:這里的小麥年產量和水稻年產量約為一比四。8.表示比賽雙方得分的對比:甲隊以二比一勝乙隊。9.a)“一”加量詞在“比”的前后重復,可以表示程度的累進: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b)比較高下的時候用“比”,表示異同的時候一般用“跟”或“同”。10.姓。11.緊靠;挨著:比肩。鱗次櫛比。12.依附;勾結:朋比為奸。13.近來:比來。14.等到:比及。
【物】:1.東西;事物:動物。貨物。物質。物盡其用。2.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對的環境:物議。待人接物。3.內容;實質:言之有物。空洞無物。4.姓。
【醜】:同“丑”。
【類】:同“類”。
“比物醜類”的相關詞語
* 比物醜類的讀音是:bǐ wù chǒu lèi,比物醜類的意思:【解釋】指連綴同類事物,進行排比歸納。【出處】《禮記·學記》:“古之學者,比物丑類。”鄭玄注:“以事相況而為之。丑,猶比也。”【示例】則知三代語言,漢人猶難遍識,愿學者‘~’以求之。 ◎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十
基本解釋
謂連綴同類事物,進行排比歸納。【解釋】指連綴同類事物,進行排比歸納。
【出處】《禮記·學記》:“古之學者,比物丑類。”鄭玄注:“以事相況而為之。丑,猶比也。”
【示例】則知三代語言,漢人猶難遍識,愿學者‘~’以求之。 ◎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十
【比】:1.比較;較量:比干勁。學先進,比先進。2.能夠相比:近鄰比親。堅比金石。演講不比自言自語。3.比畫:連說帶比。4.對著;向著:別拿槍比著人,小心走火。5.仿照:比著葫蘆畫瓢(比喻模仿著做事)。6.比方;比喻:人們常把聰明的人比做諸葛亮。7.兩個同類量之間的倍數關系,叫做它們的比,其中一數是另一數的幾倍或幾分之幾:這里的小麥年產量和水稻年產量約為一比四。8.表示比賽雙方得分的對比:甲隊以二比一勝乙隊。9.a)“一”加量詞在“比”的前后重復,可以表示程度的累進: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b)比較高下的時候用“比”,表示異同的時候一般用“跟”或“同”。10.姓。11.緊靠;挨著:比肩。鱗次櫛比。12.依附;勾結:朋比為奸。13.近來:比來。14.等到:比及。
【物】:1.東西;事物:動物。貨物。物質。物盡其用。2.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對的環境:物議。待人接物。3.內容;實質:言之有物。空洞無物。4.姓。
【醜】:同“丑”。
【類】:同“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