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意的讀音 比意的意思
比意 謂同心同德 《韓非子·初見秦》:“內者,吾甲兵頓、士民病、蓄積索、田疇荒、囷倉虛。外者,天下皆比意甚固。” 陳奇猷 集釋:“比意,言意志相合。”《漢書·劉歆傳》:“故下明詔,試《左氏》可立不,遣近臣奉指銜命,將以輔弱扶微,與二三君子比意同力,冀得廢遺。” 顏師古 注:“比,合也……比音頻寐反。”
- 比
- 意
“比意”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ǐ yì]
- 漢字注音:
- ㄅㄧˇ ㄧ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比意”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謂同心同德。
網絡解釋
比意
謂同心同德
《韓非子·初見秦》:“內者,吾甲兵頓、士民病、蓄積索、田疇荒、囷倉虛。外者,天下皆比意甚固。” 陳奇猷 集釋:“比意,言意志相合。”《漢書·劉歆傳》:“故下明詔,試《左氏》可立不,遣近臣奉指銜命,將以輔弱扶微,與二三君子比意同力,冀得廢遺。” 顏師古 注:“比,合也……比音頻寐反。”
“比意”的單字解釋
【比】:1.比較;較量:比干勁。學先進,比先進。2.能夠相比:近鄰比親。堅比金石。演講不比自言自語。3.比畫:連說帶比。4.對著;向著:別拿槍比著人,小心走火。5.仿照:比著葫蘆畫瓢(比喻模仿著做事)。6.比方;比喻:人們常把聰明的人比做諸葛亮。7.兩個同類量之間的倍數關系,叫做它們的比,其中一數是另一數的幾倍或幾分之幾:這里的小麥年產量和水稻年產量約為一比四。8.表示比賽雙方得分的對比:甲隊以二比一勝乙隊。9.a)“一”加量詞在“比”的前后重復,可以表示程度的累進: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b)比較高下的時候用“比”,表示異同的時候一般用“跟”或“同”。10.姓。11.緊靠;挨著:比肩。鱗次櫛比。12.依附;勾結:朋比為奸。13.近來:比來。14.等到:比及。
【意】:1.意思:來意。2.愿望:滿意。3.料想:出其不意。4.事物流露的情態:春意。5.意大利的簡稱。
“比意”的相關成語
“比意”的相關詞語
* 比意的讀音是:bǐ yì,比意的意思:比意 謂同心同德 《韓非子·初見秦》:“內者,吾甲兵頓、士民病、蓄積索、田疇荒、囷倉虛。外者,天下皆比意甚固。” 陳奇猷 集釋:“比意,言意志相合。”《漢書·劉歆傳》:“故下明詔,試《左氏》可立不,遣近臣奉指銜命,將以輔弱扶微,與二三君子比意同力,冀得廢遺。” 顏師古 注:“比,合也……比音頻寐反。”
基本解釋
謂同心同德。比意
謂同心同德《韓非子·初見秦》:“內者,吾甲兵頓、士民病、蓄積索、田疇荒、囷倉虛。外者,天下皆比意甚固。” 陳奇猷 集釋:“比意,言意志相合。”《漢書·劉歆傳》:“故下明詔,試《左氏》可立不,遣近臣奉指銜命,將以輔弱扶微,與二三君子比意同力,冀得廢遺。” 顏師古 注:“比,合也……比音頻寐反。”
【比】:1.比較;較量:比干勁。學先進,比先進。2.能夠相比:近鄰比親。堅比金石。演講不比自言自語。3.比畫:連說帶比。4.對著;向著:別拿槍比著人,小心走火。5.仿照:比著葫蘆畫瓢(比喻模仿著做事)。6.比方;比喻:人們常把聰明的人比做諸葛亮。7.兩個同類量之間的倍數關系,叫做它們的比,其中一數是另一數的幾倍或幾分之幾:這里的小麥年產量和水稻年產量約為一比四。8.表示比賽雙方得分的對比:甲隊以二比一勝乙隊。9.a)“一”加量詞在“比”的前后重復,可以表示程度的累進: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b)比較高下的時候用“比”,表示異同的時候一般用“跟”或“同”。10.姓。11.緊靠;挨著:比肩。鱗次櫛比。12.依附;勾結:朋比為奸。13.近來:比來。14.等到:比及。
【意】:1.意思:來意。2.愿望:滿意。3.料想:出其不意。4.事物流露的情態:春意。5.意大利的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