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代表制的讀音 比例代表制的意思
比例代表制 具體解釋 該制度按照各政黨所獲選票數在總票數中所占比例分配議員席位。此制與名單提名相結合,以大選區制為基礎,一輪投票就可以得出結果。但由于選民是投各政黨所提候選人的票,所以必須先統計各政黨所得選票總數,再按比例分配議員席位。比例代表制分配議席的方法很復雜,其基本特點是,首先確定產生一個席位所需要的票數即當選基數(又稱當選商數),然后用當選基數去除各政黨所得的票數,得出各政黨應得的議席分配數。具體方法有自然限額法(又稱海爾限額法)、最大殘數法、最大均數法(又稱東特法)等。比例代表制使各政黨所得選票和所得席位成正比,有利小黨發展而且比較客觀反映政治組織的實力,但同時容易滋生激進情緒。
- 比
- 例
- 代
- 表
- 制
“比例代表制”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ǐ lì dài biǎo zhì]
- 漢字注音:
- ㄅㄧˇ ㄌㄧˋ ㄉㄞˋ ㄅㄧㄠˇ ㄓ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比例代表制”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比例代表制 bǐ lì dài biǎo zhì ㄅㄧˇ ㄌㄧˋ ㄉㄞˋ ㄅㄧㄠˇ ㄓˋ 在一選區中,各政黨依投票結果所得票數之比例,分配當選人名額的制度。
德語 Proporz
網絡解釋
比例代表制
具體解釋
該制度按照各政黨所獲選票數在總票數中所占比例分配議員席位。此制與名單提名相結合,以大選區制為基礎,一輪投票就可以得出結果。但由于選民是投各政黨所提候選人的票,所以必須先統計各政黨所得選票總數,再按比例分配議員席位。比例代表制分配議席的方法很復雜,其基本特點是,首先確定產生一個席位所需要的票數即當選基數(又稱當選商數),然后用當選基數去除各政黨所得的票數,得出各政黨應得的議席分配數。具體方法有自然限額法(又稱海爾限額法)、最大殘數法、最大均數法(又稱東特法)等。比例代表制使各政黨所得選票和所得席位成正比,有利小黨發展而且比較客觀反映政治組織的實力,但同時容易滋生激進情緒。
“比例代表制”的單字解釋
【比】:1.比較;較量:比干勁。學先進,比先進。2.能夠相比:近鄰比親。堅比金石。演講不比自言自語。3.比畫:連說帶比。4.對著;向著:別拿槍比著人,小心走火。5.仿照:比著葫蘆畫瓢(比喻模仿著做事)。6.比方;比喻:人們常把聰明的人比做諸葛亮。7.兩個同類量之間的倍數關系,叫做它們的比,其中一數是另一數的幾倍或幾分之幾:這里的小麥年產量和水稻年產量約為一比四。8.表示比賽雙方得分的對比:甲隊以二比一勝乙隊。9.a)“一”加量詞在“比”的前后重復,可以表示程度的累進: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b)比較高下的時候用“比”,表示異同的時候一般用“跟”或“同”。10.姓。11.緊靠;挨著:比肩。鱗次櫛比。12.依附;勾結:朋比為奸。13.近來:比來。14.等到:比及。
【例】:1.用來說明情況的或可作依據的事物:舉例。援例。2.規則:條例。3.按條例規定的;照成規進行的:例會。例行公事。
【代】:1.代替:代課。代筆。代銷。2.代理:代局長。3.姓。4.歷史的分期;時代:古代。近代。現代。當代。5.朝代:漢代。改朝換代。6.世系的輩分:第二代。下一代。老一代。我們這一代。7.地質年代分期的第二級,代以上為宙,如顯生宙分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代以下為紀。跟代相應的地層系統分類單位叫做界。
【表】:1.外面;外表:表面。地表。由表及里。2.中表(親戚):表哥。表叔。姨表。姑表。3.把思想感情顯示出來;表示:表達。表態。表決心。深表同情。按下不表(說)。4.俗稱用藥物把感受的風寒發散出來:吃服(fù)藥表一表,出身汗,病就好了。5.榜樣;模范:表率。為人師表。6.古代文體奏章的一種,用于較重大的事件:諸葛亮《出師表》。7.用表格形式排列事項的書籍或文件:《史記》十表。統計表。一張表。8.古代測日影的標桿。見〖圭表〗。9.測量某種量(liàng)的器具:溫度表。電表。水表。煤氣表。10.姓。
【制】:1.制造:制版。制革。制圖。煉制。縫制。這塊獎牌是用銅制成的。2.擬訂;規定:制定。因地制宜。3.用強力約束;限定;管束:壓制。限制。管制。節制。制伏。4.制度:全民所有制。民主集中制。5.姓。
“比例代表制”的相關詞語
* 比例代表制的讀音是:bǐ lì dài biǎo zhì,比例代表制的意思:比例代表制 具體解釋 該制度按照各政黨所獲選票數在總票數中所占比例分配議員席位。此制與名單提名相結合,以大選區制為基礎,一輪投票就可以得出結果。但由于選民是投各政黨所提候選人的票,所以必須先統計各政黨所得選票總數,再按比例分配議員席位。比例代表制分配議席的方法很復雜,其基本特點是,首先確定產生一個席位所需要的票數即當選基數(又稱當選商數),然后用當選基數去除各政黨所得的票數,得出各政黨應得的議席分配數。具體方法有自然限額法(又稱海爾限額法)、最大殘數法、最大均數法(又稱東特法)等。比例代表制使各政黨所得選票和所得席位成正比,有利小黨發展而且比較客觀反映政治組織的實力,但同時容易滋生激進情緒。
辭典解釋
比例代表制 bǐ lì dài biǎo zhì ㄅㄧˇ ㄌㄧˋ ㄉㄞˋ ㄅㄧㄠˇ ㄓˋ在一選區中,各政黨依投票結果所得票數之比例,分配當選人名額的制度。
德語 Proporz
比例代表制
具體解釋該制度按照各政黨所獲選票數在總票數中所占比例分配議員席位。此制與名單提名相結合,以大選區制為基礎,一輪投票就可以得出結果。但由于選民是投各政黨所提候選人的票,所以必須先統計各政黨所得選票總數,再按比例分配議員席位。比例代表制分配議席的方法很復雜,其基本特點是,首先確定產生一個席位所需要的票數即當選基數(又稱當選商數),然后用當選基數去除各政黨所得的票數,得出各政黨應得的議席分配數。具體方法有自然限額法(又稱海爾限額法)、最大殘數法、最大均數法(又稱東特法)等。比例代表制使各政黨所得選票和所得席位成正比,有利小黨發展而且比較客觀反映政治組織的實力,但同時容易滋生激進情緒。
【比】:1.比較;較量:比干勁。學先進,比先進。2.能夠相比:近鄰比親。堅比金石。演講不比自言自語。3.比畫:連說帶比。4.對著;向著:別拿槍比著人,小心走火。5.仿照:比著葫蘆畫瓢(比喻模仿著做事)。6.比方;比喻:人們常把聰明的人比做諸葛亮。7.兩個同類量之間的倍數關系,叫做它們的比,其中一數是另一數的幾倍或幾分之幾:這里的小麥年產量和水稻年產量約為一比四。8.表示比賽雙方得分的對比:甲隊以二比一勝乙隊。9.a)“一”加量詞在“比”的前后重復,可以表示程度的累進: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b)比較高下的時候用“比”,表示異同的時候一般用“跟”或“同”。10.姓。11.緊靠;挨著:比肩。鱗次櫛比。12.依附;勾結:朋比為奸。13.近來:比來。14.等到:比及。
【例】:1.用來說明情況的或可作依據的事物:舉例。援例。2.規則:條例。3.按條例規定的;照成規進行的:例會。例行公事。
【代】:1.代替:代課。代筆。代銷。2.代理:代局長。3.姓。4.歷史的分期;時代:古代。近代。現代。當代。5.朝代:漢代。改朝換代。6.世系的輩分:第二代。下一代。老一代。我們這一代。7.地質年代分期的第二級,代以上為宙,如顯生宙分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代以下為紀。跟代相應的地層系統分類單位叫做界。
【表】:1.外面;外表:表面。地表。由表及里。2.中表(親戚):表哥。表叔。姨表。姑表。3.把思想感情顯示出來;表示:表達。表態。表決心。深表同情。按下不表(說)。4.俗稱用藥物把感受的風寒發散出來:吃服(fù)藥表一表,出身汗,病就好了。5.榜樣;模范:表率。為人師表。6.古代文體奏章的一種,用于較重大的事件:諸葛亮《出師表》。7.用表格形式排列事項的書籍或文件:《史記》十表。統計表。一張表。8.古代測日影的標桿。見〖圭表〗。9.測量某種量(liàng)的器具:溫度表。電表。水表。煤氣表。10.姓。
【制】:1.制造:制版。制革。制圖。煉制。縫制。這塊獎牌是用銅制成的。2.擬訂;規定:制定。因地制宜。3.用強力約束;限定;管束:壓制。限制。管制。節制。制伏。4.制度:全民所有制。民主集中制。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