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賦的讀音 正賦的意思
正賦 正賦(正賦) 主要的賦稅。指地丁稅。 明 沈榜 《宛署雜記·繇賦》:“賦分二等:曰正賦,即起運存留正供,每年候府奉部札,酌歲所急,多寡微有差。”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錢谷·催征》:“田之所稅為糧,人之所供為丁,統正賦之名,曰:地丁。” 清 顧炎武 《錢糧論下》:“薄于正賦而厚于雜賦。正賦,耳目之所先也;雜賦,其所后也。”
- 正
- 賦
“正賦”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èng fù]
- 漢字注音:
- ㄓㄥˋ ㄈㄨˋ
- 簡繁字形:
- 正賦
- 是否常用:
- 否
“正賦”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主要的賦稅。指地丁稅。
網絡解釋
正賦
正賦(正賦)
主要的賦稅。指地丁稅。 明 沈榜 《宛署雜記·繇賦》:“賦分二等:曰正賦,即起運存留正供,每年候府奉部札,酌歲所急,多寡微有差。”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錢谷·催征》:“田之所稅為糧,人之所供為丁,統正賦之名,曰:地丁。” 清 顧炎武 《錢糧論下》:“薄于正賦而厚于雜賦。正賦,耳目之所先也;雜賦,其所后也。”
“正賦”的單字解釋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標準方向(跟“歪”相對):正南。正前方。前后對正。這幅畫掛得不正。2.位置在中間(跟“側、偏”相對):正房。正院兒。3.用于時間,指正在那一點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對):這張紙正反都很光潔。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術不正。6.正當:正路。正理。錢的來路不正。7.(色、味)純正:正紅。正黃。顏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體。9.屬性詞。基本的;主要的(區別于“副”):正文。正編。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賦】:1.(上對下)交給:賦予。2.舊時指農業稅:田賦。賦稅。3.征收(賦稅):賦以重稅。4.我國古代文體,盛行于漢魏六朝,是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通常用來寫景敘事,也有以較短的篇幅抒情說理的。5.做(詩、詞):賦詩一首。
“正賦”的相關詞語
* 正賦的讀音是:zhèng fù,正賦的意思:正賦 正賦(正賦) 主要的賦稅。指地丁稅。 明 沈榜 《宛署雜記·繇賦》:“賦分二等:曰正賦,即起運存留正供,每年候府奉部札,酌歲所急,多寡微有差。”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錢谷·催征》:“田之所稅為糧,人之所供為丁,統正賦之名,曰:地丁。” 清 顧炎武 《錢糧論下》:“薄于正賦而厚于雜賦。正賦,耳目之所先也;雜賦,其所后也。”
基本解釋
主要的賦稅。指地丁稅。正賦
正賦(正賦)主要的賦稅。指地丁稅。 明 沈榜 《宛署雜記·繇賦》:“賦分二等:曰正賦,即起運存留正供,每年候府奉部札,酌歲所急,多寡微有差。”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錢谷·催征》:“田之所稅為糧,人之所供為丁,統正賦之名,曰:地丁。” 清 顧炎武 《錢糧論下》:“薄于正賦而厚于雜賦。正賦,耳目之所先也;雜賦,其所后也。”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標準方向(跟“歪”相對):正南。正前方。前后對正。這幅畫掛得不正。2.位置在中間(跟“側、偏”相對):正房。正院兒。3.用于時間,指正在那一點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對):這張紙正反都很光潔。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術不正。6.正當:正路。正理。錢的來路不正。7.(色、味)純正:正紅。正黃。顏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體。9.屬性詞。基本的;主要的(區別于“副”):正文。正編。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賦】:1.(上對下)交給:賦予。2.舊時指農業稅:田賦。賦稅。3.征收(賦稅):賦以重稅。4.我國古代文體,盛行于漢魏六朝,是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通常用來寫景敘事,也有以較短的篇幅抒情說理的。5.做(詩、詞):賦詩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