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差大臣的讀音 欽差大臣的意思
【解釋】過去指由皇帝派遣并代表皇帝外出辦理重大事件的官員。現在用來諷刺從上級機關派到下面去,不了解情況就指手畫腳發號施令的人。【出處】清·阮葵生《茶余客話·欽差官使》:“三品以上用欽差大臣關防,四品以下用欽差官員關防。”【示例】雯青因是~,上海道特地派了一只官輪來接,走了一夜,次早就抵埠頭。(清·曾樸《孽海花》第九回)【近義詞】重任在身【反義詞】奸賊死黨【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
- 欽
- 差
- 大
- 臣
“欽差大臣”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īn chāi dà chén]
- 漢字注音:
- ㄑㄧㄣ ㄔㄞ ㄉㄚˋ ㄔㄣˊ
- 簡繁字形:
- 欽差大臣
- 是否常用:
- 否
“欽差大臣”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欽差大臣 qīnchāi dàchén
[imperial envoy] 受皇帝派遣出外辦理重大事件的官員。比喻由上級特地派來處理重大事件的人員,有諷刺意
辭典解釋
欽差大臣 qīn chāi dà chén ㄑㄧㄣ ㄔㄞ ㄉㄚˋ ㄔㄣˊ 明、清時代由皇帝特命出外辦理重大事務的大臣。
《清史稿.卷三六七.那彥成傳》:「回疆四城既復,命為欽差大臣,往治善后事。」
《官場現形記.第五六回》:「這位欽差大臣,姓溫名國因,是由京官翰林放出來的。」
網絡解釋
【解釋】過去指由皇帝派遣并代表皇帝外出辦理重大事件的官員。現在用來諷刺從上級機關派到下面去,不了解情況就指手畫腳發號施令的人。
【出處】清·阮葵生《茶余客話·欽差官使》:“三品以上用欽差大臣關防,四品以下用欽差官員關防。”
【示例】雯青因是~,上海道特地派了一只官輪來接,走了一夜,次早就抵埠頭。(清·曾樸《孽海花》第九回)
【近義詞】重任在身
【反義詞】奸賊死黨
【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
“欽差大臣”的單字解釋
【欽】:同“欽”。
【差】:[chā]1.義同“差”(chà):差別。差異。2.減法運算中,一個數減去另一個數所得的數。如6-4=2中,2是差。也叫差數。3.稍微;較;尚:差可。天氣差暖。[chà]1.不相同;不相合:差得遠。2.錯誤:說差了。3.缺少;欠:差點兒。還差一個人。4.不好;不夠標準:質量差。[chāi]1.被派遣去做的事;公務;職務:兼差。出差。2.舊時指被派遣的人;差役:聽差。解(jiè)差。[chài]同“瘥”。[cī]見〖參差〗(cēncī)。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臣】:1.君主時代的官吏,有時也包括百姓:忠臣。君臣。2.官吏對皇帝上書或說話時的自稱。3.姓。
“欽差大臣”的相關詞語
* 欽差大臣的讀音是:qīn chāi dà chén,欽差大臣的意思:【解釋】過去指由皇帝派遣并代表皇帝外出辦理重大事件的官員。現在用來諷刺從上級機關派到下面去,不了解情況就指手畫腳發號施令的人。【出處】清·阮葵生《茶余客話·欽差官使》:“三品以上用欽差大臣關防,四品以下用欽差官員關防。”【示例】雯青因是~,上海道特地派了一只官輪來接,走了一夜,次早就抵埠頭。(清·曾樸《孽海花》第九回)【近義詞】重任在身【反義詞】奸賊死黨【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
基本解釋
欽差大臣 qīnchāi dàchén
[imperial envoy] 受皇帝派遣出外辦理重大事件的官員。比喻由上級特地派來處理重大事件的人員,有諷刺意
辭典解釋
欽差大臣 qīn chāi dà chén ㄑㄧㄣ ㄔㄞ ㄉㄚˋ ㄔㄣˊ明、清時代由皇帝特命出外辦理重大事務的大臣。
《清史稿.卷三六七.那彥成傳》:「回疆四城既復,命為欽差大臣,往治善后事。」
《官場現形記.第五六回》:「這位欽差大臣,姓溫名國因,是由京官翰林放出來的。」
【解釋】過去指由皇帝派遣并代表皇帝外出辦理重大事件的官員。現在用來諷刺從上級機關派到下面去,不了解情況就指手畫腳發號施令的人。
【出處】清·阮葵生《茶余客話·欽差官使》:“三品以上用欽差大臣關防,四品以下用欽差官員關防。”
【示例】雯青因是~,上海道特地派了一只官輪來接,走了一夜,次早就抵埠頭。(清·曾樸《孽海花》第九回)
【近義詞】重任在身
【反義詞】奸賊死黨
【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
【欽】:同“欽”。
【差】:[chā]1.義同“差”(chà):差別。差異。2.減法運算中,一個數減去另一個數所得的數。如6-4=2中,2是差。也叫差數。3.稍微;較;尚:差可。天氣差暖。[chà]1.不相同;不相合:差得遠。2.錯誤:說差了。3.缺少;欠:差點兒。還差一個人。4.不好;不夠標準:質量差。[chāi]1.被派遣去做的事;公務;職務:兼差。出差。2.舊時指被派遣的人;差役:聽差。解(jiè)差。[chài]同“瘥”。[cī]見〖參差〗(cēncī)。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臣】:1.君主時代的官吏,有時也包括百姓:忠臣。君臣。2.官吏對皇帝上書或說話時的自稱。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