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懶的讀音 樹懶的意思
樹懶 樹懶(學名:Folivora):是哺乳綱披毛目下樹懶亞目動物的通稱,哺乳動物,共有2科2屬6種。形狀略似猴,動作遲緩,常用爪倒掛在樹枝上數小時不移動,故稱之為樹懶。樹懶是唯一身上長有植物的野生動物,它雖然有腳但是卻不能走路,靠得是前肢拖動身體前行。分布于南美洲。毛被蓬松長厚;頭短圓,耳小并隱于毛內;尾短;前肢3指,后肢3趾,均有可屈曲的銳爪,前肢長于后肢;上顎有齒5對,下顎4對,共18枚;胃分數室;頸椎9節,為哺乳動物中最多者;全身毛色灰褐因身上毛被附著有藻類植物,外表呈現綠色。 終年棲居樹上,用爪鉤住樹枝倒掛身軀,并在樹上移行,可防備食肉獸的襲擊,天敵為蟒蛇和猛禽。嗅覺靈敏,視覺和聽覺不很發達。夜行性,以樹葉、果實為食。多數種類春季繁殖,妊娠期隨種類而異,4-6個月或9個月。每胎1仔。產于熱帶森林中,分布于南美洲。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 樹
- 懶
“樹懶”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ù lǎn]
- 漢字注音:
- ㄕㄨˋ ㄌㄢˇ
- 簡繁字形:
- 樹懶
- 是否常用:
- 否
“樹懶”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哺乳動物的一種。形狀略似猴,產于熱帶森林中。動作遲緩,常用爪倒掛在樹枝上數小時不移動,故稱。辭典解釋
樹懶 shù lǎn ㄕㄨˋ ㄌㄢˇ 動物名。哺乳綱貧齒目樹懶科。形似猿猴。頭圓小,四肢長,尾短毛長,毛上寄生綠藻,使毛皮呈綠色,成為保護色。為夜行性動物,常懸在樹上,主食枝葉。行動遲緩,靠鉤爪行走。分布于中南美洲熱帶森林中。
英語 sloth (zoology)?
德語 Faultiere
網絡解釋
樹懶
樹懶(學名:Folivora):是哺乳綱披毛目下樹懶亞目動物的通稱,哺乳動物,共有2科2屬6種。形狀略似猴,動作遲緩,常用爪倒掛在樹枝上數小時不移動,故稱之為樹懶。樹懶是唯一身上長有植物的野生動物,它雖然有腳但是卻不能走路,靠得是前肢拖動身體前行。分布于南美洲。毛被蓬松長厚;頭短圓,耳小并隱于毛內;尾短;前肢3指,后肢3趾,均有可屈曲的銳爪,前肢長于后肢;上顎有齒5對,下顎4對,共18枚;胃分數室;頸椎9節,為哺乳動物中最多者;全身毛色灰褐因身上毛被附著有藻類植物,外表呈現綠色。
終年棲居樹上,用爪鉤住樹枝倒掛身軀,并在樹上移行,可防備食肉獸的襲擊,天敵為蟒蛇和猛禽。嗅覺靈敏,視覺和聽覺不很發達。夜行性,以樹葉、果實為食。多數種類春季繁殖,妊娠期隨種類而異,4-6個月或9個月。每胎1仔。產于熱帶森林中,分布于南美洲。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樹懶”的單字解釋
【樹】:1.木本植物的總稱:“植物園種了各種各樣的樹。”2.門屏。《禮記?郊特牲》:“臺門而旅樹。”鄭玄?注:“屏謂之樹。樹所以蔽行道。”3.種植﹑栽培:“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呂氏春秋?士容論?任地》:“日至,苦菜死而資生,而樹麻與菽。”4.建立。《書經?泰誓下》:“樹德務滋,除惡務本。”唐?李白《與賈少公書》:“白不樹矯抗之跡,恥振元邈之風。”
【懶】:同“懶”
“樹懶”的相關詞語
* 樹懶的讀音是:shù lǎn,樹懶的意思:樹懶 樹懶(學名:Folivora):是哺乳綱披毛目下樹懶亞目動物的通稱,哺乳動物,共有2科2屬6種。形狀略似猴,動作遲緩,常用爪倒掛在樹枝上數小時不移動,故稱之為樹懶。樹懶是唯一身上長有植物的野生動物,它雖然有腳但是卻不能走路,靠得是前肢拖動身體前行。分布于南美洲。毛被蓬松長厚;頭短圓,耳小并隱于毛內;尾短;前肢3指,后肢3趾,均有可屈曲的銳爪,前肢長于后肢;上顎有齒5對,下顎4對,共18枚;胃分數室;頸椎9節,為哺乳動物中最多者;全身毛色灰褐因身上毛被附著有藻類植物,外表呈現綠色。 終年棲居樹上,用爪鉤住樹枝倒掛身軀,并在樹上移行,可防備食肉獸的襲擊,天敵為蟒蛇和猛禽。嗅覺靈敏,視覺和聽覺不很發達。夜行性,以樹葉、果實為食。多數種類春季繁殖,妊娠期隨種類而異,4-6個月或9個月。每胎1仔。產于熱帶森林中,分布于南美洲。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解釋
哺乳動物的一種。形狀略似猴,產于熱帶森林中。動作遲緩,常用爪倒掛在樹枝上數小時不移動,故稱。辭典解釋
樹懶 shù lǎn ㄕㄨˋ ㄌㄢˇ動物名。哺乳綱貧齒目樹懶科。形似猿猴。頭圓小,四肢長,尾短毛長,毛上寄生綠藻,使毛皮呈綠色,成為保護色。為夜行性動物,常懸在樹上,主食枝葉。行動遲緩,靠鉤爪行走。分布于中南美洲熱帶森林中。
英語 sloth (zoology)?
德語 Faultiere
樹懶
樹懶(學名:Folivora):是哺乳綱披毛目下樹懶亞目動物的通稱,哺乳動物,共有2科2屬6種。形狀略似猴,動作遲緩,常用爪倒掛在樹枝上數小時不移動,故稱之為樹懶。樹懶是唯一身上長有植物的野生動物,它雖然有腳但是卻不能走路,靠得是前肢拖動身體前行。分布于南美洲。毛被蓬松長厚;頭短圓,耳小并隱于毛內;尾短;前肢3指,后肢3趾,均有可屈曲的銳爪,前肢長于后肢;上顎有齒5對,下顎4對,共18枚;胃分數室;頸椎9節,為哺乳動物中最多者;全身毛色灰褐因身上毛被附著有藻類植物,外表呈現綠色。終年棲居樹上,用爪鉤住樹枝倒掛身軀,并在樹上移行,可防備食肉獸的襲擊,天敵為蟒蛇和猛禽。嗅覺靈敏,視覺和聽覺不很發達。夜行性,以樹葉、果實為食。多數種類春季繁殖,妊娠期隨種類而異,4-6個月或9個月。每胎1仔。產于熱帶森林中,分布于南美洲。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樹】:1.木本植物的總稱:“植物園種了各種各樣的樹。”2.門屏。《禮記?郊特牲》:“臺門而旅樹。”鄭玄?注:“屏謂之樹。樹所以蔽行道。”3.種植﹑栽培:“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呂氏春秋?士容論?任地》:“日至,苦菜死而資生,而樹麻與菽。”4.建立。《書經?泰誓下》:“樹德務滋,除惡務本。”唐?李白《與賈少公書》:“白不樹矯抗之跡,恥振元邈之風。”
【懶】:同“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