楅衡的讀音 楅衡的意思
楅衡 楅衡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bī héng,意思是加在牛角上的橫木。
- 楅
- 衡
“楅衡”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ì héng]
- 漢字注音:
- ㄅㄧˋ ㄏㄥ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楅衡”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加在牛角上的橫木。用以控制牛以防觸人。一說楅設于角,衡設于鼻。 辭典解釋
楅衡 fú héng ㄈㄨˊ ㄏㄥˊ 加縛在牛角上以防牛觸人的橫木;或說此橫木稱「楅」,衡則另指穿在牛鼻間以便牽引的縛繩或橫木。
《詩經.魯頌.閟宮》:「秋而載嘗,夏而楅衡。」
《周禮.地官.封人》:「凡祭祀,飾其牛牲,設其楅衡。」
漢.鄭玄.注:「杜子春云:『楅衡所以持牛,令不得抵觸人。』玄謂:『楅設于角,衡設于鼻。』」
網絡解釋
楅衡
楅衡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bī héng,意思是加在牛角上的橫木。
“楅衡”的單字解釋
【楅】:1.拴在牛角上防止牛頂人的橫木:“凡祭祀,飾其牛牲,設其楅衡。”2.古代行鄉射禮時插箭的器具:“命弟子設楅。”3.木門后用以連結門板的橫襯。
【衡】:1.秤桿。泛指稱重量的器具。2.稱量(liáng):衡其輕重。3.衡量:衡其得失。4.古又同“橫(héng)”。
“楅衡”的相關詞語
* 楅衡的讀音是:bì héng,楅衡的意思:楅衡 楅衡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bī héng,意思是加在牛角上的橫木。
基本解釋
加在牛角上的橫木。用以控制牛以防觸人。一說楅設于角,衡設于鼻。辭典解釋
楅衡 fú héng ㄈㄨˊ ㄏㄥˊ加縛在牛角上以防牛觸人的橫木;或說此橫木稱「楅」,衡則另指穿在牛鼻間以便牽引的縛繩或橫木。
《詩經.魯頌.閟宮》:「秋而載嘗,夏而楅衡。」
《周禮.地官.封人》:「凡祭祀,飾其牛牲,設其楅衡。」
漢.鄭玄.注:「杜子春云:『楅衡所以持牛,令不得抵觸人。』玄謂:『楅設于角,衡設于鼻。』」
楅衡
楅衡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bī héng,意思是加在牛角上的橫木。【楅】:1.拴在牛角上防止牛頂人的橫木:“凡祭祀,飾其牛牲,設其楅衡。”2.古代行鄉射禮時插箭的器具:“命弟子設楅。”3.木門后用以連結門板的橫襯。
【衡】:1.秤桿。泛指稱重量的器具。2.稱量(liáng):衡其輕重。3.衡量:衡其得失。4.古又同“橫(hé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