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陰的讀音 棠陰的意思
棠陰 詞語解釋 (1).棠樹樹蔭。 唐 戴叔倫 《撫州對事后送外生宋垓歸饒州覲侍呈上姊夫》詩:“石壁轉棠陰, 鄱陽 寄茅室。” (2).喻惠政或良吏的惠行。 典源 召公姓姬名奭,周武王的弟弟,因他的采邑在召(今陜西岐山縣西南),故稱召公,亦稱邵公。周召分陜后,據《史記》記載,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鄉邑,有棠樹,決獄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 《詩經》里有《甘棠》詩一首,其詩為:“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公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說”。翻譯成現代話: 棠蔭茂盛樹萌長,千萬別砍傷,召公曾用它做房。 棠蔭茂盛樹萌長,千萬別砍劈,召公曾在此休息。 棠蔭茂盛樹萌長,千萬別動手,召公曾在此逗留。 “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此為周人懷念召伯德政的頌詩。后因以“棠陰”等喻惠政或良吏的惠行。 運用示例 南朝 梁簡文帝 《罷丹陽郡往與吏民別》詩:“柳栽今尚在,棠陰君詎憐。” 唐 劉長卿 《馀干夜宴奉餞前蘇州韋使君新除婺州作》詩:“幸容棲托分,猶戀舊棠陰。” 宋 王禹偁 《暴富送孫何入史館》詩:“二年佐棠陰,眼黑怕文簿。躍身入三館,爛目閱四庫。” 清 錢謙益 《南京吏部驗封清吏司主事譚性教授承德郎》:“棠陰遍 陳 汝 之間,尸祝在 黃 韓 之后。”參見“ 棠樹 ”。 (3).指光陰。 《淮南子·覽冥訓》:“日入 落棠 。” 高誘 注:“ 落棠 ,山名,日所入也。”后因以“棠陰”指光陰。 《文選·沉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凡我僚舊,均哀共戚。怨天德之無厚,痛棠陰之不留。” 呂向 注:“言其光陰不復留也。”
- 棠
- 陰
“棠陰”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áng yīn]
- 漢字注音:
- ㄊㄤˊ ㄧㄣ
- 簡繁字形:
- 棠陰
- 是否常用:
- 否
“棠陰”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棠樹樹蔭。 2.喻惠政或良吏的惠行。 3.《淮南子.覽冥訓》:"日入落棠。"高誘注:"落棠,山名,日所入]。"后因以"棠陰"指光陰。 辭典解釋
棠陰 táng yīn ㄊㄤˊ ㄧㄣ 周時召伯巡行南國,曾在棠樹下聽訟理事。召公死后,后人愛其樹不忍翦伐。見《史記.卷三四.燕召公世家》。后以棠陰譽稱去職官吏的政績。
唐.劉長卿〈余干夜宴奉餞前蘇州韋使君新除婺州〉詩:「幸容棲托分,猶戀舊棠陰。」
網絡解釋
棠陰
詞語解釋
(1).棠樹樹蔭。
唐 戴叔倫 《撫州對事后送外生宋垓歸饒州覲侍呈上姊夫》詩:“石壁轉棠陰, 鄱陽 寄茅室。”
(2).喻惠政或良吏的惠行。
典源
召公姓姬名奭,周武王的弟弟,因他的采邑在召(今陜西岐山縣西南),故稱召公,亦稱邵公。周召分陜后,據《史記》記載,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鄉邑,有棠樹,決獄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
《詩經》里有《甘棠》詩一首,其詩為:“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公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說”。翻譯成現代話:
棠蔭茂盛樹萌長,千萬別砍傷,召公曾用它做房。
棠蔭茂盛樹萌長,千萬別砍劈,召公曾在此休息。
棠蔭茂盛樹萌長,千萬別動手,召公曾在此逗留。
“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此為周人懷念召伯德政的頌詩。后因以“棠陰”等喻惠政或良吏的惠行。
運用示例
南朝 梁簡文帝 《罷丹陽郡往與吏民別》詩:“柳栽今尚在,棠陰君詎憐。”
唐 劉長卿 《馀干夜宴奉餞前蘇州韋使君新除婺州作》詩:“幸容棲托分,猶戀舊棠陰。”
宋 王禹偁 《暴富送孫何入史館》詩:“二年佐棠陰,眼黑怕文簿。躍身入三館,爛目閱四庫。”
清 錢謙益 《南京吏部驗封清吏司主事譚性教授承德郎》:“棠陰遍 陳 汝 之間,尸祝在 黃 韓 之后。”參見“ 棠樹 ”。
(3).指光陰。
《淮南子·覽冥訓》:“日入 落棠 。” 高誘 注:“ 落棠 ,山名,日所入也。”后因以“棠陰”指光陰。
《文選·沉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凡我僚舊,均哀共戚。怨天德之無厚,痛棠陰之不留。” 呂向 注:“言其光陰不復留也。”
“棠陰”的單字解釋
“棠陰”的相關詞語
* 棠陰的讀音是:táng yīn,棠陰的意思:棠陰 詞語解釋 (1).棠樹樹蔭。 唐 戴叔倫 《撫州對事后送外生宋垓歸饒州覲侍呈上姊夫》詩:“石壁轉棠陰, 鄱陽 寄茅室。” (2).喻惠政或良吏的惠行。 典源 召公姓姬名奭,周武王的弟弟,因他的采邑在召(今陜西岐山縣西南),故稱召公,亦稱邵公。周召分陜后,據《史記》記載,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鄉邑,有棠樹,決獄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 《詩經》里有《甘棠》詩一首,其詩為:“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公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說”。翻譯成現代話: 棠蔭茂盛樹萌長,千萬別砍傷,召公曾用它做房。 棠蔭茂盛樹萌長,千萬別砍劈,召公曾在此休息。 棠蔭茂盛樹萌長,千萬別動手,召公曾在此逗留。 “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此為周人懷念召伯德政的頌詩。后因以“棠陰”等喻惠政或良吏的惠行。 運用示例 南朝 梁簡文帝 《罷丹陽郡往與吏民別》詩:“柳栽今尚在,棠陰君詎憐。” 唐 劉長卿 《馀干夜宴奉餞前蘇州韋使君新除婺州作》詩:“幸容棲托分,猶戀舊棠陰。” 宋 王禹偁 《暴富送孫何入史館》詩:“二年佐棠陰,眼黑怕文簿。躍身入三館,爛目閱四庫。” 清 錢謙益 《南京吏部驗封清吏司主事譚性教授承德郎》:“棠陰遍 陳 汝 之間,尸祝在 黃 韓 之后。”參見“ 棠樹 ”。 (3).指光陰。 《淮南子·覽冥訓》:“日入 落棠 。” 高誘 注:“ 落棠 ,山名,日所入也。”后因以“棠陰”指光陰。 《文選·沉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凡我僚舊,均哀共戚。怨天德之無厚,痛棠陰之不留。” 呂向 注:“言其光陰不復留也。”
基本解釋
1.棠樹樹蔭。 2.喻惠政或良吏的惠行。 3.《淮南子.覽冥訓》:"日入落棠。"高誘注:"落棠,山名,日所入]。"后因以"棠陰"指光陰。辭典解釋
棠陰 táng yīn ㄊㄤˊ ㄧㄣ周時召伯巡行南國,曾在棠樹下聽訟理事。召公死后,后人愛其樹不忍翦伐。見《史記.卷三四.燕召公世家》。后以棠陰譽稱去職官吏的政績。
唐.劉長卿〈余干夜宴奉餞前蘇州韋使君新除婺州〉詩:「幸容棲托分,猶戀舊棠陰。」
棠陰
詞語解釋(1).棠樹樹蔭。
唐 戴叔倫 《撫州對事后送外生宋垓歸饒州覲侍呈上姊夫》詩:“石壁轉棠陰, 鄱陽 寄茅室。”
(2).喻惠政或良吏的惠行。
典源
召公姓姬名奭,周武王的弟弟,因他的采邑在召(今陜西岐山縣西南),故稱召公,亦稱邵公。周召分陜后,據《史記》記載,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鄉邑,有棠樹,決獄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
《詩經》里有《甘棠》詩一首,其詩為:“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公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說”。翻譯成現代話:
棠蔭茂盛樹萌長,千萬別砍傷,召公曾用它做房。
棠蔭茂盛樹萌長,千萬別砍劈,召公曾在此休息。
棠蔭茂盛樹萌長,千萬別動手,召公曾在此逗留。
“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此為周人懷念召伯德政的頌詩。后因以“棠陰”等喻惠政或良吏的惠行。
運用示例
南朝 梁簡文帝 《罷丹陽郡往與吏民別》詩:“柳栽今尚在,棠陰君詎憐。”
唐 劉長卿 《馀干夜宴奉餞前蘇州韋使君新除婺州作》詩:“幸容棲托分,猶戀舊棠陰。”
宋 王禹偁 《暴富送孫何入史館》詩:“二年佐棠陰,眼黑怕文簿。躍身入三館,爛目閱四庫。”
清 錢謙益 《南京吏部驗封清吏司主事譚性教授承德郎》:“棠陰遍 陳 汝 之間,尸祝在 黃 韓 之后。”參見“ 棠樹 ”。
(3).指光陰。
《淮南子·覽冥訓》:“日入 落棠 。” 高誘 注:“ 落棠 ,山名,日所入也。”后因以“棠陰”指光陰。
《文選·沉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凡我僚舊,均哀共戚。怨天德之無厚,痛棠陰之不留。” 呂向 注:“言其光陰不復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