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的讀音 桃園的意思
桃園 (中國臺灣省桃園市)桃園位于臺灣省西北部,與新北市、新竹縣、宜蘭縣相鄰。截至2015年,桃園市面積1220.954平方公里,共劃分為13區。 桃園市市區以桃園區與中壢區為主,一般習慣依族群分布及生活圈分為北桃園和南桃園。由于毗鄰臺北都會區及多項重大公共建設、投資皆位于桃園,形成桃園中壢都會區。桃園為閩、客、外省、原住民族等多族群融合地區,也因為工業發達,同時也是臺灣引入外籍勞工人數最多的縣市。 2014年12月25日,桃園市由桃園縣升格為桃園直轄市,是臺灣省的六大“直轄市”之一。 2017年,桃園市常住人口210萬人,GDP總量2990.09億元人民幣,人均GDP為14.239萬元人民幣。
- 桃
- 園
“桃園”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áo yuán]
- 漢字注音:
- ㄊㄠˊ ㄩㄢˊ
- 簡繁字形:
- 桃園
- 是否常用:
- 否
“桃園”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桃樹園。 2.春秋晉園名。 3.地名。即桃林。 4.指晉陶潛《桃花源記》中之桃源。 5.指桃園結義。
網絡解釋
桃園 (中國臺灣省桃園市)
桃園位于臺灣省西北部,與新北市、新竹縣、宜蘭縣相鄰。截至2015年,桃園市面積1220.954平方公里,共劃分為13區。
桃園市市區以桃園區與中壢區為主,一般習慣依族群分布及生活圈分為北桃園和南桃園。由于毗鄰臺北都會區及多項重大公共建設、投資皆位于桃園,形成桃園中壢都會區。桃園為閩、客、外省、原住民族等多族群融合地區,也因為工業發達,同時也是臺灣引入外籍勞工人數最多的縣市。
2014年12月25日,桃園市由桃園縣升格為桃園直轄市,是臺灣省的六大“直轄市”之一。
2017年,桃園市常住人口210萬人,GDP總量2990.09億元人民幣,人均GDP為14.239萬元人民幣。
“桃園”的單字解釋
【桃】:1.桃樹,落葉小喬木,小枝光滑,葉子長圓披針形,花單生,粉紅色。果實略呈球形,表面多有短絨毛,味甜,是常見水果。核仁可入藥。2.這種植物的果實。3.形狀像桃兒的東西:棉桃。棉花結桃了。4.指核桃:桃酥。5.姓。
【園】:同“園”。
“桃園”的相關詞語
* 桃園的讀音是:táo yuán,桃園的意思:桃園 (中國臺灣省桃園市)桃園位于臺灣省西北部,與新北市、新竹縣、宜蘭縣相鄰。截至2015年,桃園市面積1220.954平方公里,共劃分為13區。 桃園市市區以桃園區與中壢區為主,一般習慣依族群分布及生活圈分為北桃園和南桃園。由于毗鄰臺北都會區及多項重大公共建設、投資皆位于桃園,形成桃園中壢都會區。桃園為閩、客、外省、原住民族等多族群融合地區,也因為工業發達,同時也是臺灣引入外籍勞工人數最多的縣市。 2014年12月25日,桃園市由桃園縣升格為桃園直轄市,是臺灣省的六大“直轄市”之一。 2017年,桃園市常住人口210萬人,GDP總量2990.09億元人民幣,人均GDP為14.239萬元人民幣。
基本解釋
1.桃樹園。 2.春秋晉園名。 3.地名。即桃林。 4.指晉陶潛《桃花源記》中之桃源。 5.指桃園結義。桃園 (中國臺灣省桃園市)
桃園位于臺灣省西北部,與新北市、新竹縣、宜蘭縣相鄰。截至2015年,桃園市面積1220.954平方公里,共劃分為13區。桃園市市區以桃園區與中壢區為主,一般習慣依族群分布及生活圈分為北桃園和南桃園。由于毗鄰臺北都會區及多項重大公共建設、投資皆位于桃園,形成桃園中壢都會區。桃園為閩、客、外省、原住民族等多族群融合地區,也因為工業發達,同時也是臺灣引入外籍勞工人數最多的縣市。
2014年12月25日,桃園市由桃園縣升格為桃園直轄市,是臺灣省的六大“直轄市”之一。
2017年,桃園市常住人口210萬人,GDP總量2990.09億元人民幣,人均GDP為14.239萬元人民幣。
【桃】:1.桃樹,落葉小喬木,小枝光滑,葉子長圓披針形,花單生,粉紅色。果實略呈球形,表面多有短絨毛,味甜,是常見水果。核仁可入藥。2.這種植物的果實。3.形狀像桃兒的東西:棉桃。棉花結桃了。4.指核桃:桃酥。5.姓。
【園】:同“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