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柰怎么讀 柰的意思

    “柰”字共有1個讀音: [nài]  
    柰
    漢字
    讀音 [nài]
    注音 ㄋㄞˋ
    部首 [木]  木字旁
    筆畫 總筆畫:9 部外:5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上下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67F0
    其它編碼 五筆:sfiu 倉頡:dmmf 鄭碼:fbk 四角:40901
    筆順編碼 123411234
    筆順筆畫 一丨ノ丶一一丨ノ丶
    筆順名稱 橫 豎 撇 捺 橫 橫 豎鉤 撇 點

    柰字的意思

    古書上指一種類似花紅的果子。

    柰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nài ㄋㄞˋ

    蘋果的一種,通稱“柰子”;亦稱“花紅”、“沙果”。 同“”,怎樣,如何。

    英語 crab-apple tree; endure, bear

    德語 Johannisapfel (S)

    法語 pommetier

    柰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nài

    〈名〉

    (1) 木名。與“林檎”同類 [crab apple]

    柰,果木名。——《廣韻》

    (2) 又如:柰園(種植柰樹之園)

    (3) 茉莉,茉莉花 [jasmine]

    茉莉為常綠灌木…北土曰柰。——徐珂《清稗類鈔·植物類》

    (4) 通“奈”。奈何,如何 [how;what]

    然則柰何?——《荀子·強國》

    騅不逝兮可柰何,虞兮柰若何!——史記·項羽本紀》

    柰字的辭典解釋

    柰ㄋㄞˋnài名

    植物名。薔薇科蘋果屬,落葉小喬木。枝生絨毛,上揚如灌木。葉卵形,邊緣有細銳鋸齒,葉背有細柔毛。果實近于圓形,黃色或紅色,可供食用。俗稱為「蘋果」。

    通「奈」。參見「柰何 」條。

    康熙字典解釋

    柰【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集韻》乃帶切《韻會》乃代切《正韻》尼帶切,??音??。《說文》果名。《廣韻》柰有靑、白、赤三種。《潘岳·閒居賦》二柰曜丹白之色。

    又徐鉉曰:假借爲柰何字。《書·召誥》曷其柰何弗敬。

    又《廣韻》那也。柰、那通。《王維·酬郭給事詩》強欲從君無那老。那作柰。《韓愈·感春詩》已矣知何柰。柰作那。○按俗作?,以別于柰何之柰。

    又俗作奈,以別于柰果之柰。皆非。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柰【卷六】【木部】

    果也。從木示聲。奴帶切

    說文解字注

    (柰)柰果也。假借爲柰何字。見尙書左傳。俗作奈。非。從木。示聲。奴帶切。十五部。

    柰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柰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