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黃的讀音 柘黃的意思
柘黃 柘黃,傳統色彩名,也指染料。其來源于柘木。
- 柘
- 黃
“柘黃”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è huáng]
- 漢字注音:
- ㄓㄜˋ ㄏㄨㄤˊ
- 簡繁字形:
- 柘黃
- 是否常用:
- 否
“柘黃”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用柘木汁染的赤黃色。自隋唐以來為帝王的服色。 2.指柘黃袍。 3.柘木上所生的木耳。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三.木耳》。 辭典解釋
柘黃 zhè huáng ㄓㄜˋ ㄏㄨㄤˊ 用柘木汁染成的赤黃色,自隋、唐以后,比喻為帝王的服色。
宋.陸游〈秋興〉詩:「中原日月用胡歷,幽州老酋著柘黃。」
明.葉憲祖《易水寒.第四折》:「開著午門遙北望,柘黃新帕御床高。」
網絡解釋
柘黃
柘黃,傳統色彩名,也指染料。其來源于柘木。
“柘黃”的單字解釋
【柘】:1.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樹皮灰褐色,有長刺,葉子卵形,頭狀花序,果實球形。葉子可以喂蠶,根皮可入藥。2.(Zhè)姓。
【黃】:1.像絲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顏色。2.指黃金:黃貨。黃白之物。3.指蛋黃:雙黃蛋。4.象征腐化墮落,特指色情:掃黃。查禁黃書。5.(Huáng)指黃河:治黃。引黃工程。6.(Huáng)指黃帝,我國古代傳說中的帝王:炎黃。7.姓。8.事情失敗或計劃不能實現:買賣黃了。
“柘黃”的相關詞語
* 柘黃的讀音是:zhè huáng,柘黃的意思:柘黃 柘黃,傳統色彩名,也指染料。其來源于柘木。
基本解釋
1.用柘木汁染的赤黃色。自隋唐以來為帝王的服色。 2.指柘黃袍。 3.柘木上所生的木耳。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三.木耳》。辭典解釋
柘黃 zhè huáng ㄓㄜˋ ㄏㄨㄤˊ用柘木汁染成的赤黃色,自隋、唐以后,比喻為帝王的服色。
宋.陸游〈秋興〉詩:「中原日月用胡歷,幽州老酋著柘黃。」
明.葉憲祖《易水寒.第四折》:「開著午門遙北望,柘黃新帕御床高。」
柘黃
柘黃,傳統色彩名,也指染料。其來源于柘木。【柘】:1.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樹皮灰褐色,有長刺,葉子卵形,頭狀花序,果實球形。葉子可以喂蠶,根皮可入藥。2.(Zhè)姓。
【黃】:1.像絲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顏色。2.指黃金:黃貨。黃白之物。3.指蛋黃:雙黃蛋。4.象征腐化墮落,特指色情:掃黃。查禁黃書。5.(Huáng)指黃河:治黃。引黃工程。6.(Huáng)指黃帝,我國古代傳說中的帝王:炎黃。7.姓。8.事情失敗或計劃不能實現:買賣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