枊怎么讀 枊的意思
“枊”字共有1個讀音:
[àng]

漢字 | 枊 |
---|---|
讀音 |
|
注音 | ㄤˋ |
部首 | [木] 木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8 部外:4 |
異體字 | 昂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78A |
其它編碼 | 五筆:sqbh 倉頡:dhvl 鄭碼:fry 四角:47920 |
筆順編碼 | 12343552 |
筆順筆畫 | 一丨ノ丶ノフフ丨 |
筆順名稱 | 橫 豎 撇 點 撇 豎提 橫折鉤 豎 |
枊字的意思
1.拴馬樁。
2.斗拱。
枊字的基本解釋
枊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枊 àng
〈名〉
(1) 拴馬樁 [hitching post]
枊,馬柱也。從木,卬聲。——《說文》
劉備解綬,縛督郵馬枊。——《三國志·蜀志》
(2) 斗拱 [dougong (a system of bracket in Chinese building)]
飛枊鳥踴。——何晏《景福殿賦》。注:“今人名屋四阿栱曰杄枊,或曰柳,當作枊,借枊為栱,柱頭,斗栱也。”
枊字的辭典解釋
枊ㄤˋàng名
系馬的柱子。《廣韻·平聲·唐韻》:「枊,系馬柱也。」《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備傳》:「先主求謁,不通,直入縛督郵,杖二百,解綬系其頸著馬枊。」
屋的短柱。《文選·何晏·景福殿賦》:「飛枊鳥踴,雙轅是荷。」《資治通鑒·卷二○一·唐紀十七·高宗總章二年》:「其門墻階級,窗欞楣柱,枊楶枅栱,皆法天地陰陽律歷之數。」
康熙字典解釋
枊【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五浪切《集韻》《韻會》《正韻》魚浪切,??卬去聲。《說文》繫馬柱。《蜀志》先主解綬繫督郵,著馬枊。
又《類篇》堅也。
又《集韻》魚剛切《韻會》疑剛切,??音昂。義同。卬從匕,從亡者誤。??、??。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枊【卷六】【木部】
馬柱。從木卬聲。一曰堅也。吾浪切
說文解字注
(枊)馬柱也。謂系馬之柱也。蜀志。劉僃解綬縛督郵馬枊。華陽國志曰。建寧郡存?縣。雍闓反。結壘於縣山。繫馬枊柱生成林。從木。卬聲。吾浪切。十部。按亦平聲。
枊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枊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