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洋參的讀音 東洋參的意思
東洋參 東洋參,俗稱“白肌人參”,又名牛蒡,東洋牛鞭菜等。一千多年前日本從中國引進并改良成食物,已作為蔬菜食用一千多年。幫助了世界上最長壽的民族——日本人。牛蒡原產于中國以野生為主,公元940年前后傳入日本,在日本占據臺灣時曾在臺南要求當地農民大量種植,主要原因是臺南有曾文溪畔松沙土質、北回歸線氣候加上有阿里山延脈造就其當地牛蒡得天獨厚的珍貴性,臺灣已作為蔬菜食用多年,有牛蒡發祥地之稱,現日本人把牛蒡奉為營養和保健價值極佳的高檔蔬菜。飲用方法:用熱水煮;或用剛煮沸的開水浸泡5分鐘后飲用。
- 東
- 洋
- 參
“東洋參”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ōng yáng shēn]
- 漢字注音:
- ㄉㄨㄥ ㄧㄤˊ ㄕㄣ
- 簡繁字形:
- 東洋參
- 是否常用:
- 否
“東洋參”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指日本及朝鮮產的人參。
網絡解釋
東洋參
東洋參,俗稱“白肌人參”,又名牛蒡,東洋牛鞭菜等。一千多年前日本從中國引進并改良成食物,已作為蔬菜食用一千多年。幫助了世界上最長壽的民族——日本人。牛蒡原產于中國以野生為主,公元940年前后傳入日本,在日本占據臺灣時曾在臺南要求當地農民大量種植,主要原因是臺南有曾文溪畔松沙土質、北回歸線氣候加上有阿里山延脈造就其當地牛蒡得天獨厚的珍貴性,臺灣已作為蔬菜食用多年,有牛蒡發祥地之稱,現日本人把牛蒡奉為營養和保健價值極佳的高檔蔬菜。飲用方法:用熱水煮;或用剛煮沸的開水浸泡5分鐘后飲用。
“東洋參”的單字解釋
【東】:1.方位名。日出的一方。與“西”相對。《書經?禹貢》:“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底柱。”2.主人。由於古時主位在東,客位在西,所以稱主人為“東”:“房東”﹑“店東”。唐?杜甫《偪仄行贈畢曜詩》:“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3.請客出錢的人:“今天我作東,請大家吃飯。”4.姓。如元代有東良會。
【洋】:1.盛大;豐富:洋溢。2.地球表面上被水覆蓋的廣大地方,約占地球面積的十分之七,分成四個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3.指外國;外國的:留洋。洋人。洋貨。4.現代化的(區別于“土”):洋辦法。土洋結合。打扮得挺洋。5.洋錢;銀圓:大洋。小洋。罰洋一百元。6.姓。
“東洋參”的相關詞語
* 東洋參的讀音是:dōng yáng shēn,東洋參的意思:東洋參 東洋參,俗稱“白肌人參”,又名牛蒡,東洋牛鞭菜等。一千多年前日本從中國引進并改良成食物,已作為蔬菜食用一千多年。幫助了世界上最長壽的民族——日本人。牛蒡原產于中國以野生為主,公元940年前后傳入日本,在日本占據臺灣時曾在臺南要求當地農民大量種植,主要原因是臺南有曾文溪畔松沙土質、北回歸線氣候加上有阿里山延脈造就其當地牛蒡得天獨厚的珍貴性,臺灣已作為蔬菜食用多年,有牛蒡發祥地之稱,現日本人把牛蒡奉為營養和保健價值極佳的高檔蔬菜。飲用方法:用熱水煮;或用剛煮沸的開水浸泡5分鐘后飲用。
基本解釋
指日本及朝鮮產的人參。東洋參
東洋參,俗稱“白肌人參”,又名牛蒡,東洋牛鞭菜等。一千多年前日本從中國引進并改良成食物,已作為蔬菜食用一千多年。幫助了世界上最長壽的民族——日本人。牛蒡原產于中國以野生為主,公元940年前后傳入日本,在日本占據臺灣時曾在臺南要求當地農民大量種植,主要原因是臺南有曾文溪畔松沙土質、北回歸線氣候加上有阿里山延脈造就其當地牛蒡得天獨厚的珍貴性,臺灣已作為蔬菜食用多年,有牛蒡發祥地之稱,現日本人把牛蒡奉為營養和保健價值極佳的高檔蔬菜。飲用方法:用熱水煮;或用剛煮沸的開水浸泡5分鐘后飲用。【東】:1.方位名。日出的一方。與“西”相對。《書經?禹貢》:“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底柱。”2.主人。由於古時主位在東,客位在西,所以稱主人為“東”:“房東”﹑“店東”。唐?杜甫《偪仄行贈畢曜詩》:“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3.請客出錢的人:“今天我作東,請大家吃飯。”4.姓。如元代有東良會。
【洋】:1.盛大;豐富:洋溢。2.地球表面上被水覆蓋的廣大地方,約占地球面積的十分之七,分成四個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3.指外國;外國的:留洋。洋人。洋貨。4.現代化的(區別于“土”):洋辦法。土洋結合。打扮得挺洋。5.洋錢;銀圓:大洋。小洋。罰洋一百元。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