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市朝衣的讀音 東市朝衣的意思
【解釋】為朝臣被殺之典。【出處】《史記·吳王濞列傳》、《漢書·晁錯傳》載:漢景帝時,御史大夫晁錯被讒,“衣朝衣斬東市。”【示例】曲江羽扇何須嘆,~更不堪。 ◎清·錢謙益《春夜讀寄南海陳侍郎》詩
- 東
- 市
- 朝
- 衣
“東市朝衣”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ōng shì cháo yī]
- 漢字注音:
- ㄉㄨㄥ ㄕˋ ㄔㄠˊ ㄧ
- 簡繁字形:
- 東市朝衣
- 是否常用:
- 否
“東市朝衣”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漢景帝時,御史大夫晁錯被讒,"衣朝衣斬東市。"事見《史記.吳王濞列傳》﹑《漢書.晁錯傳》。后因以"東市朝衣"為朝臣被殺之典。 辭典解釋
東市朝衣 dōng shì cháo yī ㄉㄨㄥ ㄕˋ ㄔㄠˊ ㄧ 漢代鼌錯因請削諸侯國封地引起七國之亂,遂于東市受死的故事。典出《史記.卷一○一.袁盎鼌錯傳》。后用以指大臣被殺。
網絡解釋
【解釋】為朝臣被殺之典。
【出處】《史記·吳王濞列傳》、《漢書·晁錯傳》載:漢景帝時,御史大夫晁錯被讒,“衣朝衣斬東市。”
【示例】曲江羽扇何須嘆,~更不堪。 ◎清·錢謙益《春夜讀寄南海陳侍郎》詩
“東市朝衣”的單字解釋
【東】:1.方位名。日出的一方。與“西”相對。《書經?禹貢》:“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底柱。”2.主人。由於古時主位在東,客位在西,所以稱主人為“東”:“房東”﹑“店東”。唐?杜甫《偪仄行贈畢曜詩》:“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3.請客出錢的人:“今天我作東,請大家吃飯。”4.姓。如元代有東良會。
【市】:1.做買賣的地方:開市。上市。2.城市:市區。市容。3.行政區劃單位。在中國有中央直轄市、省(或自治區)轄市等。4.屬于市制的(度量衡單位):市尺。5.買:市賤鬻貴。
【朝】:[cháo]1.朝廷(跟“野”相對):上朝。在朝黨(執政黨)。2.朝代:唐朝。改朝換代。3.指一個君主的統治時期:康熙朝。4.朝見;朝拜:朝覲。朝頂。5.面對著;向:臉朝里。坐東朝西。6.表示動作的方向:朝南開門。朝學校走去。7.姓。[zhāo]1.早晨:朝陽。一朝一夕。朝令夕改。2.日;天:今朝。一朝有事也好有個照應。
【衣】:[yī]1.衣服:上衣。內衣。大衣。豐衣足食。2.包在物體外面的一層東西:筍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給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東市朝衣”的相關詞語
* 東市朝衣的讀音是:dōng shì cháo yī,東市朝衣的意思:【解釋】為朝臣被殺之典。【出處】《史記·吳王濞列傳》、《漢書·晁錯傳》載:漢景帝時,御史大夫晁錯被讒,“衣朝衣斬東市。”【示例】曲江羽扇何須嘆,~更不堪。 ◎清·錢謙益《春夜讀寄南海陳侍郎》詩
基本解釋
漢景帝時,御史大夫晁錯被讒,"衣朝衣斬東市。"事見《史記.吳王濞列傳》﹑《漢書.晁錯傳》。后因以"東市朝衣"為朝臣被殺之典。辭典解釋
東市朝衣 dōng shì cháo yī ㄉㄨㄥ ㄕˋ ㄔㄠˊ ㄧ漢代鼌錯因請削諸侯國封地引起七國之亂,遂于東市受死的故事。典出《史記.卷一○一.袁盎鼌錯傳》。后用以指大臣被殺。
【解釋】為朝臣被殺之典。
【出處】《史記·吳王濞列傳》、《漢書·晁錯傳》載:漢景帝時,御史大夫晁錯被讒,“衣朝衣斬東市。”
【示例】曲江羽扇何須嘆,~更不堪。 ◎清·錢謙益《春夜讀寄南海陳侍郎》詩
【東】:1.方位名。日出的一方。與“西”相對。《書經?禹貢》:“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底柱。”2.主人。由於古時主位在東,客位在西,所以稱主人為“東”:“房東”﹑“店東”。唐?杜甫《偪仄行贈畢曜詩》:“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3.請客出錢的人:“今天我作東,請大家吃飯。”4.姓。如元代有東良會。
【市】:1.做買賣的地方:開市。上市。2.城市:市區。市容。3.行政區劃單位。在中國有中央直轄市、省(或自治區)轄市等。4.屬于市制的(度量衡單位):市尺。5.買:市賤鬻貴。
【朝】:[cháo]1.朝廷(跟“野”相對):上朝。在朝黨(執政黨)。2.朝代:唐朝。改朝換代。3.指一個君主的統治時期:康熙朝。4.朝見;朝拜:朝覲。朝頂。5.面對著;向:臉朝里。坐東朝西。6.表示動作的方向:朝南開門。朝學校走去。7.姓。[zhāo]1.早晨:朝陽。一朝一夕。朝令夕改。2.日;天:今朝。一朝有事也好有個照應。
【衣】:[yī]1.衣服:上衣。內衣。大衣。豐衣足食。2.包在物體外面的一層東西:筍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給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