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來復的讀音 來復的意思

    來復 來復:明朝中期官員 來復:明朝初期僧官 來復:步槍膛線
    • lái

    “來復”的讀音

    拼音讀音
    [lái fù]
    漢字注音:
    ㄌㄞˊ ㄈㄨˋ
    簡繁字形:
    來復
    是否常用:

    “來復”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往還,去而復來。語見《易?復》,謂陽氣經七日已由剝盡而開始復生。后因以稱陽氣始生。一星期是七天,舊時因又稱一周為一來復,星期日為來復日。來回反復,一遍又一遍。回復,回來。英語rifle的譯音。指炮筒、槍管中的來復線。即膛線。

    辭典解釋

    來復  lái fù  ㄌㄞˊ ㄈㄨˋ  

    來回、往復。本指易道中由剝至復的過程。易經剝卦坤下艮上,僅剩上九一陽爻,卦氣上升,轉為坤卦,坤下坤上,一陽不余,轉至復卦,震下坤上,初九一陽始生。故由剝之上九一陽將盡至復卦一陽始生,來復七爻,于時可代表七日。《易經.復卦》:「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唐.孔穎達.正義:「陽氣始剝盡,謂陽氣始于剝盡之后至陽氣來復時,凡經七日。」后亦用來代表七天的循還周期。稱一星期為一個來復,星期日為「來復日」。

    網絡解釋

    來復

    來復:明朝中期官員
    來復:明朝初期僧官
    來復:步槍膛線

    “來復”的單字解釋

    】:1.從別的地方到說話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對):來往。來賓。來信。從縣里來了幾個干部。2.(問題、事情等)發生;來到:問題來了。開春以后,農忙來了。3.做某個動作(代替意義更具體的動詞):胡來。來一盤棋。來一場籃球比賽。你歇歇,讓我來。何必來這一套?4.趨向動詞。跟“得”或“不”連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們倆很談得來。這個歌我唱不來。5.用在另一動詞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來念一遍。大家來想辦法。6.用在另一動詞或動詞結構后面,表示來做某件事:我們賀喜來了。他回家探親來了。7.用在動詞結構(或介詞結構)與動詞(或動詞結構)之間,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個荷葉來當雨傘。你又能用什么理由來說服他呢?8.來著:這話我多會兒說來?9.未來的:來年。來日方長。10.姓。11.詩歌、熟語、叫賣聲里用作襯字:正月里來是新春。不愁吃來不愁穿。黑白桑葚來大櫻桃。12.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朝著說話人所在的地方:把鋤頭拿來。各條戰線傳來了振奮人心的消息。13.用在動詞后,表示結果:信筆寫來。一覺醒來。說來話長。看來今年超產沒有問題。想來你是早有準備的了。
    】:1.重復:復寫。復制。2.繁復:復姓。復葉。復音詞。3.轉過去或轉回來:反復。往復。翻來復去。4.回答;答復:復信。敬復。電復。5.姓。6.恢復:光復。收復。復原。復婚。7.報復:復仇。8.再;又:復發。復蘇。死灰復燃。無以復加。一去不復返。

    “來復”的相關成語

    “來復”的相關詞語

    * 來復的讀音是:lái fù,來復的意思:來復 來復:明朝中期官員 來復:明朝初期僧官 來復:步槍膛線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