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鐸的讀音 木鐸的意思
木鐸 (起源于夏商的一種響器)木鐸是鐸的一種。中國古代用以警眾的響器。流行于全國大部分地區。鐸大約起源于夏商,是一種以金屬為框的響器,也可以說就是一種銅質的鈴鐺,形如鐃、鉦,體腔內有舌可搖擊發聲。舌分銅制與木制兩種,銅舌者為金鐸,木舌者即為木鐸。如唐賈公彥解釋《周禮·天官·小宰》“徇以木鐸”時說:“鐸,皆以金為之,以木為舌則曰木鐸,以金為舌則曰金鐸也。” 木鐸 (漢語詞匯)木鐸(mù duó):(1).以木為舌的大鈴,銅質。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時,巡行振鳴以引起眾人注意。 (2).比喻宣揚教化的人。
- 木
- 鐸
“木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ù duó]
- 漢字注音:
- ㄇㄨˋ ㄉㄨㄛˊ
- 簡繁字形:
- 木鐸
- 是否常用:
- 否
“木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以木為舌的大鈴,銅質。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時,巡行振鳴以引起眾人注意。 2.以喻宣揚教化的人。 辭典解釋
木鐸 mù duó ㄇㄨˋ ㄉㄨㄛˊ 金口木舌的銅鈴,古代施政教振召集群眾所用。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原》:「木鐸起而千里應,席珍流而萬世響。」
明.朱權《卓文君.第一折》:「常言道時來木鐸也叮當響,時不至呵蘭麝也不生香。」
比喻宣揚教化的人。
《論語.八佾》:「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網絡解釋
木鐸 (起源于夏商的一種響器)
木鐸是鐸的一種。中國古代用以警眾的響器。流行于全國大部分地區。鐸大約起源于夏商,是一種以金屬為框的響器,也可以說就是一種銅質的鈴鐺,形如鐃、鉦,體腔內有舌可搖擊發聲。舌分銅制與木制兩種,銅舌者為金鐸,木舌者即為木鐸。如唐賈公彥解釋《周禮·天官·小宰》“徇以木鐸”時說:“鐸,皆以金為之,以木為舌則曰木鐸,以金為舌則曰金鐸也。”
木鐸 (漢語詞匯)
木鐸(mù duó):(1).以木為舌的大鈴,銅質。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時,巡行振鳴以引起眾人注意。
(2).比喻宣揚教化的人。
“木鐸”的單字解釋
【木】:1.樹木:伐木。果木。獨木不成林。2.木頭:棗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將就木。4.質樸:木訥。5.反應遲鈍:木然。木頭木腦。他反應有點木。6.麻木:兩腳凍木了。舌頭木了,什么味道也嘗不出來。7.姓。
【鐸】:同“鐸”。
“木鐸”的相關詞語
* 木鐸的讀音是:mù duó,木鐸的意思:木鐸 (起源于夏商的一種響器)木鐸是鐸的一種。中國古代用以警眾的響器。流行于全國大部分地區。鐸大約起源于夏商,是一種以金屬為框的響器,也可以說就是一種銅質的鈴鐺,形如鐃、鉦,體腔內有舌可搖擊發聲。舌分銅制與木制兩種,銅舌者為金鐸,木舌者即為木鐸。如唐賈公彥解釋《周禮·天官·小宰》“徇以木鐸”時說:“鐸,皆以金為之,以木為舌則曰木鐸,以金為舌則曰金鐸也。” 木鐸 (漢語詞匯)木鐸(mù duó):(1).以木為舌的大鈴,銅質。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時,巡行振鳴以引起眾人注意。 (2).比喻宣揚教化的人。
基本解釋
1.以木為舌的大鈴,銅質。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時,巡行振鳴以引起眾人注意。 2.以喻宣揚教化的人。辭典解釋
木鐸 mù duó ㄇㄨˋ ㄉㄨㄛˊ金口木舌的銅鈴,古代施政教振召集群眾所用。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原》:「木鐸起而千里應,席珍流而萬世響。」
明.朱權《卓文君.第一折》:「常言道時來木鐸也叮當響,時不至呵蘭麝也不生香。」
比喻宣揚教化的人。
《論語.八佾》:「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木鐸 (起源于夏商的一種響器)
木鐸是鐸的一種。中國古代用以警眾的響器。流行于全國大部分地區。鐸大約起源于夏商,是一種以金屬為框的響器,也可以說就是一種銅質的鈴鐺,形如鐃、鉦,體腔內有舌可搖擊發聲。舌分銅制與木制兩種,銅舌者為金鐸,木舌者即為木鐸。如唐賈公彥解釋《周禮·天官·小宰》“徇以木鐸”時說:“鐸,皆以金為之,以木為舌則曰木鐸,以金為舌則曰金鐸也。”木鐸 (漢語詞匯)
木鐸(mù duó):(1).以木為舌的大鈴,銅質。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時,巡行振鳴以引起眾人注意。(2).比喻宣揚教化的人。
【木】:1.樹木:伐木。果木。獨木不成林。2.木頭:棗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將就木。4.質樸:木訥。5.反應遲鈍:木然。木頭木腦。他反應有點木。6.麻木:兩腳凍木了。舌頭木了,什么味道也嘗不出來。7.姓。
【鐸】:同“鐸”。